2018年1月14日(周日),由美術史家、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國漢畫學會會長陳履生主講的傳統藝術公開課繪畫通識課程《丹青傳世美》首講“從原始到漢代”即將開講!
課程簡介
在《論語》中,記載了中國目前可知最早的描寫繪畫的語句,孔子以“繪事后素”——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再繪畫——比喻人須有良好本質,方能發展出更加高遠的品格,而這也是中國畫的基本含蘊。
中國畫,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職業繪畫,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各代知識分子賦予了它越來越多的內涵與意義。
我們眼中的中國畫是什么呢?
是秋江疊嶂、雪景寒林、溪山行旅、松崖客話等諸般簡遠蕭疏的自然情境,是疊石造園、品茗暢飲、拜石書蕉、操縵吟詠等寄托著情懷和理想的文人生活,還是縱橫捭闔于天地之間,澄懷觀道、神與物游的藝術思維、生命智慧及哲學觀念?
《洛神賦圖》《步輦圖》《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富春山居圖》……數不清的傳世經典,我們可以信口拈來,對顧愷之、閻立本、郭熙、倪瓚、董其昌等畫家之名,我們更是爛熟于心。但我們對這些畫作中的線條、筆法、空間了解多少呢?用筆的輕重緩疾、力度的剛柔收放、速度的遲穩徐捷、布局的虛實開合、留白的疏密聚散,又該怎樣欣賞呢?
△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 許阿瞿畫像石,111x71,南陽市東郊李相公莊,南陽漢畫館藏
方寸之間,盡顯法度;詩書氣韻,文人風骨。中國傳統繪畫所蘊含的藝術理念、所構建的文化格局,以及它所承載的文化精神,在即將開講的傳統藝術公開課繪畫通識課程《丹青傳世美》中,陳履生老師將一一為我們解讀。
主講人簡介
陳履生,1956年生于江蘇揚中,美術史家、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南京藝術學院、上海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漢畫學會會長,西安美術學院新中國美術研究所所長。建有油燈博物館、陳履生美術館。
40年來潛心研究美術歷史及理論,并從事美術批評、美術創作,著有《紅旗飄飄—20世紀主題繪畫創作研究》《新中國美術圖史1949-1966》等。先后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書法展、攝影展,出版有個人畫集7種、文集5種。
課程安排
第一講 原始到漢代(本期開講)
簡介
中國繪畫始于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案,其裝飾性的表達以自然為參照的各種圖形顯現了樸素的美的原則。而與之相關的巖畫也在原始意象的表現中反映深層中的社會問題以及原始宗教的意義。夏商周表現在青銅器上的紋飾,發展到戰國時期,繪畫的表現從圖案化過渡到裝飾性繪畫,直接開啟了楚漢帛畫的新時代,這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次離開器皿而在絹素上的表現,它們所對應的基于墓葬這一功用而普遍使用的畫像磚畫像石。漢代繪畫全貌地表現了漢代的社會生活和時興的神仙世界,是漢代社會的百科全書。而記載中和現存的漢代壁畫則更進一步表現了漢代繪畫的成就與社會意義。
▲ 泰安大汶口墓前室北壁中立柱畫像,泰安市博物館,縱60,周長102
第二講 顧愷之與魏晉美學
第三講 唐代繪畫與文人畫之祖王維
第四講 宋徽宗的畫院與宋代繪畫
第五講 趙孟頫與元四家
第六講 明四家與明代的多元發展
第七講 四王與石濤八大
第八講 京派、海派、嶺南派
第九講 中國畫在新中國
本期開講時間
2018年1月14日(周日)
14:00-16:00(13:30簽到入場)
講課地點
國家圖書館總館(中關村南大街33號)
綜合樓6層
圖文來源:
國家圖書館微信公眾號 chnlibrary
所有講座報名方式咨詢:
請加微信號 nloc_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