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名,還是要藝術?上圖王榆生丈二匹巨作《黃河》局部,下圖與會者欣賞王榆生的二丈四尺的巨幅作品《中華民謠》。 中國藝術中有一個獨特的詞匯“名人字畫”,這個詞道出了中國字畫與名人的關系。從歷史上看,許多名人都留下了字畫,這些能夠傳世,不一度是字畫的優(yōu)秀,而是因為有名。相反,沒有名的書畫家能夠傳世的就很少,即使能夠傳世也不為人所重。中國人重名是文化上的一個特色,因此歷史上的許多人都為名所累,當然也不乏欺世盜名者。時至今日,這種傳統(tǒng)習俗并沒有多少改觀,盡管社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今日的書畫家,人們往往還是以名論藝,對于有名者,即使是鬼畫符,論者也可以說出個子丑寅卯來;而對于那些無名之輩,即使畫藝再高,要想能得到社會的承認也是千辛萬苦。特別是在經(jīng)濟社會中,字畫的市場價格又和名望的高低聯(lián)系在一起,更顯示出了“名人字畫”的特殊性。當然,有時候名能反映藝術的造詣,但是多數(shù)的名與藝術無關。因此許多書畫家松懈了自己的努力,奔走于名利場,希望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名”聲。這就是當代人所共識的“浮躁”?;蛘咭部梢杂纱苏撌觥案≡辍钡脑?,與以名論藝有關。4月14日下午,由中國畫研究院院長劉勃舒主持的“王榆生作品觀摩座談會”,在北京華儲大廈舉行。王榆生為何許人也?可能他站在名人的面前,名人們沒有認識他的。因為他確實無名。這是一位生于陜西榆林、名不見經(jīng)傳、生活貧困、右手殘疾、沒有受過正規(guī)藝術教育的畫家。劉勃舒先生像當年徐悲鴻先生對待他那樣,一直不斷地發(fā)掘和鼓勵那些無名的畫家,其中有些人已經(jīng)步入了名人的行列。從這一點看,王榆生是幸運的。這位無名的畫家視藝術為身體的第一需要,傾心于藝術創(chuàng)作,真正是廢寢忘食,其事跡非常感人。他的畫同樣感人,那巨大的幅面,獨特的造型,強烈的語言,反映了他吸收了漢畫像石、民間剪紙、古代石刻的造型與表現(xiàn)形式的種種努力。王榆生的畫繼承了長安畫派的傳統(tǒng),并把長安畫派向前作了推展。同時他的畫也論證了非文人筆墨的另一種方式的存在。顯然,在王渝生這里,論名是沒有,論藝卻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 看畫者右起:劉勃舒,趙立中,梅墨生,程大利,胡正偉,舒建新,徐漣,劉驍純,樊建國,王榆生。 |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