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那特佛教藝術
薩爾那特即佛陀初轉法輪之地鹿野苑(英文:Sarnath)。 瓦拉納西的恒河 根據法顯在《佛國記》的記述,釋迦佛之前的迦葉佛居住于此并有野鹿經常出沒,故而得名“鹿野苑”。 鹿野苑達枚克佛塔為阿育王所建, 鹿野苑佛陀初轉法輪處 宏偉的達枚克佛塔 公元前531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后,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圣諦,他們因此有所證悟,隨即出家為五比丘僧,佛教的佛、法、僧三寶至此初創完成?,F在鹿野精舍西南方向不遠處的喬堪祇塔(Chaukhandi Stupa)遺址,也稱為五比丘迎佛塔,是佛陀初轉法輪的紀念地。此塔最初建于笈多王朝時期,原為覆缽型,莫臥爾帝國(16世紀)時期在其頂端加建八角亭。 鹿野苑佛陀初轉法輪 薩爾那特博物館藏的一尊釋迦牟尼佛說法像堪稱笈多時期薩爾那特造像的典型代表。此像螺發,發髻呈饅頭狀。頭后有圓形背光,背光上方兩側分別有兩個向內飛翔的飛天。面相豐滿圓潤,雙目低垂,面帶微笑,鼻梁尖挺,典型的印度人面相。結跏趺端坐于方形臺座之上,臺座正前方中央位置雕刻有二鹿聽經,左右兩側分別雕刻有佛陀教化的五個弟子和一名帶著小孩的婦女,他們虔誠地跪拜著聆聽佛陀的初次說法。佛像身披通肩袈裟,且袈裟比馬圖拉造像的袈裟更薄,幾乎完全透明,僅在領口、袖口、腳腕處以及呈扇形般散落在臺座上方的袈裟下擺方能看出。佛像雙手在胸前結說法印。 薩爾那特造像的典型特征,一是對面部的刻畫,半閉的眼瞼、沉靜的微笑讓佛陀內心的冥想與自省精神得以外顯;二是對身體的刻畫,高度均衡的身形比例配合輕薄透體的佛衣,將肉體美 展現到極致。 薩爾那特雕刻家對佛衣的全新演繹是這類佛像最顯著的特征,本應自然下垂的佛衣被處理為向后凹陷樣式, 通體無任何衣飾衣紋。到5世紀中后期,連腰帶也消失,身體 輪廓得以進一步凸顯,恍若裸體,也被稱為“天衣裸佛”。 笈多王朝被譽為"印度藝術的黃金時代",薩爾那特佛教造像是該時期最重要的藝術遺存之一,薩爾那特也是與犍陀羅,秣菟羅齊名的佛教造像中心。笈多時期,該地制作的佛像被后世譽為"經典佛像",并影響了東南亞,南亞,中亞等地區佛教造像的風貌。
長按關注:[佛像雕塑藝術]
版權與免責聲明:【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