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11 14:02:58 來源:文化視界
作品名稱:文脈之光NO.41
尺寸:79x55cm
技法:綜合繪畫、彩墨、康頌紙
創(chuàng)作年代:2024
寒露,是人們感受秋天美麗和享受自然變化的一個時令入口,也是我倍感殊勝的一天。先談其一:
今天(10月8日——編者注)家中有祭祀,老媽讓我早點回亞元府老家。平時一般我八點半光景出門,近九點到工作室“上班”,若一早點回去一個上午就做不成什么事了,故今早沒有跑步,六點鐘就到了畫室了。
昨天晚上七點多才從畫室“下班”,干勁十足,興趣正濃……回到家中還在念叨未竟之作,此刻乘著晨光,精力最充沛的時候調整作品,涂涂抹抹,因勢利導、刪繁就簡……看看……“窯變”的效果超出預期了的程度,說不出所以然來,又覺別有一番意境,于是情不自禁發(fā)給幾個好友看看,聽聽他們的反饋。
《文脈之光NO.41》局部
《文脈之光NO.41》局部
《文脈之光NO.41》局部
第一個發(fā)旅美藝術家、國際策展人鄭學武(1964出生于黑龍江省,1986—1990畢業(yè)于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 ,1991—1992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4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客座教授,美國吉爾福德美術學院訪問學者,2006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訪問藝術家,美國 Warren Wilson 學院訪問學者,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吉爾福德美術學院訪問學者,為職業(yè)畫家,現居美國紐約)。
鄭學武
鄭忠:《文脈之光》新作,兄臺方家指正!
鄭學武:鄭忠兄現在江蘇多些還是在北京?
鄭忠:目前在老家南通多些,第二次北漂(2014~2020)悟到了自己水墨畫的“定位”,要有深的礦藏,人家才會做你,回來深耕!出作品出精品,北京太熱鬧,容易漂!一般有活動再出去。等有了一定的量再去北京。
鄭學武:您是大智慧,是啊,簡單地漂沒有意義,知道自己怎樣做是最重要的。
鄭忠:繼版畫、水墨畫之后又不經意間“走出”第三步,推出“綜合繪畫”《文脈之光系列》,頗受市場歡迎,很多人在關注我的發(fā)展動向,現在已經擁有一些社會資源了,為今后二十年計,近期先拓展“綜合繪畫”表現方式的可能性,然后再從歷史淵源、文化脈絡慢慢梳理,做出一個大的動作來,到時候還要仰仗兄弟的力量!
鄭學武:您太客氣,您的藝術思路非常清晰,腳步堅實。
鄭忠:中國做水墨畫的人懂版畫的不多,精通五大版種版畫又能融于“現代水墨畫”的藝術家更是罕見,我二十多年版畫的創(chuàng)作+設計師的生涯+印染工程師的職業(yè)經歷+發(fā)明家的故事+詩人的素養(yǎng)+特種兵的身手……是老天給了我一條全新且能釋放我潛能的藝術道路!
鄭學武:您的人生豐富多彩,上天也很眷顧您,給了您全能的功夫。
鄭忠:國內的“綜合材料繪畫”大多是學西方的不免“拾人牙慧”,某某美院為了賺錢又辦班成批復制,我是無師自通、自己的系統(tǒng),獨立研發(fā),自主創(chuàng)新,三十多年前我曾是工廠“新產品開發(fā)辦負責人”,研究印花新產品與創(chuàng)作繪畫,一回事,都是視覺效果。
鄭忠:很多熟悉的朋友“北漂”,玩些噓頭,招搖過市,是人的“名”聲在江湖上有了,然而“作品”卻則廢了。那樣的北漂之于真正的藝術家有什么意義呢?2017年重遇當年推薦我上《美術觀察》“名家欄目”的主編徐恩存博士在看了我的水墨畫后說:“一,我為我們雜志社學術委員會當初選擇你作為《美術觀察》的美術名家感到欣慰……,二,沒有作品的畫家到北京來,沒多久就會被熱鬧淹沒了……,你走得很穩(wěn)、很準、很扎實……做得很好!”
鄭學武:創(chuàng)造才有價值,自己的作品才有特色,好作品就一定有人贊賞。
2015年11月藝術家鄭忠在美國紐約哈德遜藝術中心,與國際著名藝術家、策展人、藝術中心負責人鄭學武先生交流
作品名稱:文脈之光NO.42
尺寸:79x55cm
技法:綜合繪畫、彩墨、康頌紙
創(chuàng)作年代:2024
第二個是著名美術理論家、日本國際藝術研究院院長王凱博士(文學博士、策展人、美術教育家、美術評論家、畫家。日本早稻田大學藝術學美術史博士后課程畢業(yè)。曾先后在日本武蔵野美術大學、國學院大學、日本大學任教,并擔任碩士生、博士生導師。現為日本國際藝術研究院院長)。
王凱
鄭忠:《文脈之光》新作,兄臺指正!
王凱博士發(fā)了幾句點贊的符號!
鄭忠:請?zhí)嵋庖姡?
王凱博士:我很喜歡!
鄭忠:聽聽兄臺說點什么?洗耳恭聽!
一會兒,王凱博士發(fā)來洋洋灑灑的評論,令我喜出望外。
《文脈之光NO.42》局部
《文脈之光NO.42》局部
藝術內涵的探索者
讀鄭忠藝術作品有感:
鄭忠的藝術作品既具有版畫的特色,又融合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圖式和文字符號,這樣的創(chuàng)作體現了獨特的民族性。民族性不僅是一種美學形式的表現,更是一種文化傳承與傳播的象征。它通過獨特的圖像語言和符號系統(tǒng),表現出民族文化的內涵與精神,成為藝術家表達自身思想與情感的媒介。
這種民族性并不是通過模仿或復制而獲得的,而是從內心深處自然流露的情感表達。它體現了創(chuàng)作者對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與認同,并通過藝術形式將這些感悟呈現給觀眾。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不僅僅是技術技巧的體現,更是個人情感與文化記憶的交織與升華。通過對傳統(tǒng)元素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藝術家得以在全球化語境中彰顯本土文化的獨特性。
這種美感是藝術家鄭忠內心文化積淀的自然呈現,而不是刻意追求或模仿外來文化的結果。因此,作品不僅富有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同時也充滿了個人獨特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力,形成了一種既現代又傳統(tǒng)的審美體驗。
我曾讀過他的不少作品,他是一位有才華又有思想的藝術家。從大量的作品中可以感悟到他對人生、社會、以及歷史的思考與探索。鄭忠的作品不僅僅局限于對視覺美感的追求,更注重傳達深刻的思想內涵。每一件作品背后,似乎都蘊含著對人性變化、社會變遷以及文化傳承的思索。他通過獨特的藝術語言,將個人經驗與民族記憶結合起來,呈現出一種既個人化又具有普遍意義的表達。
鄭忠善于用細膩的表現手法與簡練的符號語言,將深厚的歷史文化與當代社會現實相融合,作品中常常呈現出一種時間的流逝感與歷史的厚重感。他對傳統(tǒng)的圖式和符號進行重新解構與組合,使之在現代語境下煥發(fā)新的生命力。通過這些藝術手段,鄭忠不僅延續(xù)了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使得觀眾能夠在作品中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的對話,過去與未來的交融。
在欣賞他的作品時,我感受到了一種對歷史的敬畏與對現實的關懷。他的作品不僅僅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產物,更是一種思想的載體,激發(fā)觀眾去反思和探索自身與周圍世界的關系。在這過程中,鄭忠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了當代藝術領域中的重要探索者。
(文/王凱,2024年10月8日于東京)
鄭忠:兄臺不僅是繪畫高手、又是美術理論的大家,學貫中西,東西合璧,高屋建瓴,我來慢慢拜讀、學習、領會……感恩院長兄臺的賜教!
《文脈之光NO.42》局部
《文脈之光NO.42》局部
(文/鄭忠,來源:新意象水墨)
藝術家簡介
鄭忠,1962年生于江蘇海安,1979年~1985年為海軍南海艦隊潛水員,1988年畢業(yè)于南通大學美術學院,1999年畢業(yè)于中央美院版畫系研究生班,2000年至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1997年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觀察》“美術名家”隆重推介。1998年北京文藝出版社出版吳冠中自傳《生命的風景》遴選鄭忠作品做封面,2002年為南通市檔案局審定為南通歷史上第144位歷史文化名人。
現為中國文化藝術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日本國際藝術研究院會員,香港畫院研究員、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會分會理事,北京中投文化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經濟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國藝軒書畫院副院長。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