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3/10/15 12:20:24
寧波市江北區(qū)的城郊,有一所名為“唐弢學?!钡男W。該校創(chuàng)建于清朝晚期,最早校名叫梅堰小學,1995年改名為甬江中心小學。因為是著名作家唐弢的母校,今年2月改為現(xiàn)名。在學校的校史陳列室,上千冊自晚清、民國到“文革”前后的老課本,令人大開眼界。
“第一收藏家”引出“課本收藏家”
“平生不羨黃金屋,燈下窗前常自足。購得清河一卷書,古人與我話衷腸?!边@是唐弢的自我抒懷。唐弢是浙江鎮(zhèn)海(今為寧波市江北區(qū)甬江鎮(zhèn)販里塘村)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重要的雜文和散文作家、學界公認的魯迅研究專家。他集畢生的積蓄和精力,收藏和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曾想竟獲得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一收藏家”的美稱。
謝永剛是唐弢學校的老師,也是個藏書迷,收集了不少古籍,對破舊古書的整修、裝訂也頗有研究。
前些年,學校決定創(chuàng)建校史陳列室。謝永剛覺得,如能征集到從清朝到“文革”期間的一系列課本,就能讓老師和學生了解中國的教育發(fā)展史、課本的變革史。老謝的這一想法,來源于唐弢先生的一段軼事。1954年的一天,唐弢先生回到闊別55年的家鄉(xiāng)寧波,巧遇60年前的小學同窗,兩位老人居然還能將兒時課文《秋水軒尺牘》里駢四儷六的句子,用抑揚頓挫的調(diào)門背誦出來。老謝聽說這事后,四處奔波,費了很大勁才出高價買到了這本書,并由此萌發(fā)了搜集陳列舊課本的念頭。 有感于唐弢先生淘書的精神,50來歲的老謝從寧波到各地往返奔波。從舊貨市場到古玩市場,從廢品收購站到一切可以找到舊教材的地方,不管是晴天還是下雨,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能見到他的身影。為了能找到有價值的舊課本,他還和那些賣舊書的人交上了朋友,經(jīng)常請他們一起聚聚,幫人家的忙,有事沒事給他們打個電話套套近乎。別說還真管用,這些書販朋友每當收集到什么舊教材,都會先給他打電話。
道光年就出現(xiàn)了“課本”二字
在謝永剛收集的千余本古舊教材中,彌足珍貴的一本要算清朝嘉慶年間的《千家詩》課本。
放暑假的時候,一位書販打電話給謝永剛說,他朋友那兒有一本年代很早的課本。當時老謝因為有事走不開,就沒去。第二天老謝在舊貨市場上碰到那書販時,才知道那是一本線裝木刻清朝中期的課本,序言上印有“嘉慶”字樣,后悔得直跺腳。幾天后,他又跟這個書販去余姚市淘書,在書販朋友家的舊書堆里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也沒淘到什么有價值的東西。臨走時,老謝偶然發(fā)現(xiàn)小櫥子上還放著一本線裝書,隨手拿來翻了翻,忽然眼睛一亮,序言上“嘉慶”的字樣立刻射入他的眼里。書販湊過來一看說:這就是前幾天我和你說的那本舊課本。
著了迷似的老謝,半夜里還捧著這本“嘉慶”,哼著舊書里的篇章,之乎者也鬧得老伴睡不著覺,說他“走火入魔”了。
不久前,在寧波范宅古玩市場,一個書販朋友招呼謝永剛說,剛進了一批古舊書,80元一捆。老謝看也沒看就買了回來,到家拆開一看,哇!大部分都有蟲蛀,破損,紙張發(fā)霉,有的還有潮氣,結(jié)成餅狀,很難揭開。他一邊看,一邊扔。正心疼間,忽然看到一本平江人寫的“小題正鵠”的八股文章,封二印有“課本”二字。一般來說,印有課本二字的應在光緒年前后,而這本書在道光年就有了“課本”二字,算是很珍稀的了。欣喜之余,老謝耐心地一頁一頁揭開,熨平,裝訂。后來,有朋友還專門為這本書寫了一篇關(guān)于我國最早印有“課本”二字的文章。
現(xiàn)在的《思想品德》課,解放前叫《修身》
3年多來,校史陳列室收集了數(shù)百種清代教材和各種啟蒙書,如《千家詩》、《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小題正鵠》等,還有各種版本的《四書五經(jīng)》、《論語》、《周易》、《中庸》以及民國、“文革”時期課本千余冊。
談到舊課本,老謝如數(shù)家珍:清代課本一般都在內(nèi)頁印有某學堂某學府的字樣,這些課本如今已寥若晨星;民國時期連年戰(zhàn)亂,課本的收藏難度不亞于清代;延安時期的識字課本與各根據(jù)地出版的課本彌足珍貴;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課本年年有變化,如今若能收到1956年以前的課本,更是難能可貴;“文革”期間的課本也是一個重要的收集目標,其中又以收藏1968年至1969年出版的課本為上乘。這些課本都有特殊的歷史印記,如現(xiàn)在的《思想品德》以前叫《政治》,解放前的名字更加文縐縐的,叫《修身》。
“我們辦這個特殊的校史陳列室,就是為了通過對古代、近代、現(xiàn)代各個時期課本的了解,把握中國教育的發(fā)展演變脈絡,對中國教育史有一個整體宏觀的認識,積累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促進教育體制和教材的改革,并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研究、反思來尋求新的教育方法?!碧茝|學校校長應國海說。
記得魯迅先生說過,“倘有人作一部歷史,將中國歷來教育兒童的方法,用書作一個明確的紀錄,給人明白我們的古人以至我們,是怎樣的被熏陶下來的,則其功德,當不在禹下?!币源吮日眨茝|學??伤恪肮Φ聼o量”。(華東新聞)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