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19世紀法國大革命后,隨著歐洲王室權威衰落,民眾力量崛起,社會的主角從王公貴族變成了中產階級市民。加上社會、經濟和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繪畫藝術的態(tài)度和要求發(fā)生了轉變,不再喜歡宣楊“理想主義”的歷史畫和宗教畫,也不喜歡墨守成規(guī)的傳統(tǒng)畫法(著色深暗、筆法細膩,被印象派畫家戲稱為“用醬油湯畫的”)。
1867年,巴黎國際博覽會展出了許多日本版畫,令歐洲畫家耳目一新。這時,以描寫當代人現(xiàn)實生活為宗旨,捕捉大自然里光、色變化的印象主義繪畫便脫穎而出,在此后的半個世紀里,各種現(xiàn)代的繪畫流派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迎來了蔚為壯觀的現(xiàn)代藝術潮流。
印象主義畫派的崛起
早在19世紀初期已經有畫家開始放棄“高、大、上”的傳統(tǒng)繪畫題材,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周圍熟悉、鮮活的現(xiàn)實生活中來。其中,巴比松畫家柯羅對陽光照耀下的樹木草叢的色彩明暗觀察得細致入微,法國畫家布丹(E·Boudin)把天空里云彩的變化畫得多姿多彩,大家都稱他是“天空大師”。他們都特別熱衷于戶外寫生,為了捕捉到變幻的光線,常常以極其迅速的速度作畫。
這時,有一群莘莘學子,懷揣著當畫家的夢想聚集到這些老前輩的周圍,他們是莫奈、雷諾阿、德加、畢沙羅、西斯萊和巴齊耶等人。布丹告訴他們:“當場完成的畫最有力量!有一種不可能在畫室中再創(chuàng)造的技巧與活力?!?
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這些才華橫溢的藝術青年或聚集在巴黎美術學生街的Bastignole咖啡館里切磋討論,或一起結伴外出寫生,畫遍了塞納河兩岸的風景,還遠足到54公里外的楓丹白露。雷諾阿后來回憶道:“這一段路要走上兩天,只能在農戶的牛棚中過夜?!边@些藝術青年的作品各有個性,畫也相當好,但就是無人問津。畫賣不出去,他們生活得相當艱難。
這是為什么呢?其一,他們外出寫生勢必要趕時間,筆法比較粗枝大葉,不在乎細節(jié)描述,對于廣大看慣了古典傳統(tǒng)作品的人來說,這些畫好像還沒有完成似的。其二,當時巴黎想當畫家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就像現(xiàn)在青年夢想當“明星”一樣),官方搞了一個“藝術沙龍”,類似現(xiàn)在的職業(yè)資格考試,只有作品通過并且在沙龍展覽,才能夠得到社會的承認和買家的追捧。而這些青年畫家的作品卻被官方沙龍屢屢拒之門外,也不能說這些評委都是“有眼無珠”,恐怕也也有羨慕嫉妒恨的成分吧!
好在繪畫與別的東西不同,掛出來讓大家看看不就可以“自有公論”了嗎?于是他們便自籌資金,從1874年開始到1886年的12年間舉辦了八次畫展,參加展覽會的畫家大約近30人,在現(xiàn)代美術史上聲名顯赫的莫奈、雷諾阿、德加、畢沙羅、塞尚、梵高、高更和修拉等等都是從這里走出來的……(注:塞尚、梵高、高更和修拉等屬于后印象派畫家,以后專文討論)
群星璀璨的印象派大師
當這些青年畫家打算自立門戶時,他們力挺法國畫家馬奈來當領軍人物。出生于巴黎的官僚家庭的馬奈是個“富二代”,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不喜讀書卻愛好素描。父親原來想把他培養(yǎng)成律師——當然這只能是一種奢望。
16歲時,馬奈報名當了海軍,隨軍艦遠航巴西。旎麗的海上風光,鮮艷的天空色彩讓他為之陶醉。回家后,他終于得到父親的認同,到畫家?guī)焱藸柕拈T下學畫六年。期間,他常常外出寫生,還臨摹了歐洲各大博物館收藏的西班牙畫家委拉維斯和戈雅的名畫,練就一手好功夫。
但是,雖然與莫奈、德加等人常常在一起玩得很好,也喜歡到戶外作畫,但馬奈并不能夠算是印象派畫家。因為一心希望能夠得到官方沙龍承認,馬奈并沒有參加印象派自辦的畫展。他為了能夠吸引評委的眼球,畫了兩幅離經叛道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圖1)和《奧林匹亞》,(前者落選,后者入選),想不到不僅沒有人點贊,反而引來了輿論一片嘩然,拿破侖三世看到圖1也拂袖而去。
這樣的結果讓馬奈大失所望,想自己的畫也是參考了拉斐爾等古典名畫創(chuàng)作的,為何觀眾不認同呢?
答案很簡單:把一個赤身裸體的女子畫在畫的中央,誰都會覺得畫面淫穢不堪入目。要知道,古典名畫里的裸體女子不是天使就是神仙,觀眾欣賞畫的時候可以做到心無旁騖。馬奈畫的是現(xiàn)代人——不是娼妓還能是誰?正因為當時的馬奈已經臭名遠揚了,所以大家力挺他做老大也沒有錯——畢竟,有名要比沒有名好。再者,馬奈的畫雖然主題不行,畫技還是很過硬的。馬奈也是不負眾望,后來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憑實力在藝術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位置。在他重病的時候,還創(chuàng)作了曠世杰作《牧女游樂園酒吧》,令人遺憾的是他過早去世,年僅51歲。
印象派畫家中,人物畫得最好的,要數(shù)法國畫家雷諾阿,他是印象派畫展的積極參與者,在世時便已經聲名遠揚,成為印象主義畫家中最有知名度的大師。經歷了多年貧困生活后,雷諾阿在19世紀70年代末期時來運轉。他的作品主要表現(xiàn)巴黎人的悠閑生活:休閑,喝茶,跳舞。受到有錢人的青睞后,雷諾阿的作品便越來越好賣。
1882年,雷諾阿去意大利旅行,深感于意大利的美麗,他說:“大街上擠滿了異教神和《圣經》中的人物,每一個哺乳的婦女都是拉斐爾筆下的圣母。”雷諾阿喜歡創(chuàng)作優(yōu)美的主題,畫中的人物都具有豐滿、圓潤的面孔和紅彤彤的雙頰(圖2)。
圖2. 雷諾阿《陽光下的少女》
有人批評雷諾阿的作品粉刷太平,稱呼他是“幸福先生”。他覺得畫家就是一種手藝人,應該把手藝弄好。19世紀90年代,雷諾阿因風濕性關節(jié)炎病,搬至法國南部生活,盡管行動不便,但他直到去世都沒有停止畫畫。1919年,雷諾阿去世,享年78歲。
與雷諾阿一樣,德加也是一位攝影達人。(圖3)
圖3. 德加拍攝的照片,坐者是雷諾阿
在德加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快照”的味道?,F(xiàn)在的藝術史常把德加算作印象主義畫家,事實上他只是與莫奈、馬奈等比較熟悉,常常一起在咖啡館里爭論不休而已。與印象派畫不同,德加從來不在戶外作畫。他那些關于戶外賽馬比賽的作品,都是參照從攝影師處購買的照片而畫的,并非當場所畫的速寫。芭蕾舞演員是德加最熱衷描繪的題材,他不僅表現(xiàn)小演員在舞臺上的風姿,也記錄她們離開舞臺后的活動:系鞋帶、排練……(圖4)
圖4. 德加《芭蕾舞女孩》
德加終身未婚,卻熱衷于把細皮白肉的小姑娘畫得水靈靈的,有人說他是有點“戀童癖”。德加晚年患有嚴重的眼疾,但這并沒有阻礙他對藝術的熱愛,他改畫水粉畫和泥塑像來滿足自己的創(chuàng)作欲望。德加于1917年去世,享年83歲。
與馬奈名氣相當?shù)漠嫾沂悄?,事實上他才是印象主義畫派的精神領袖。首先,“印象派”名字也起源于他的作品《印象·日出》。
在第一次印象派畫展沙龍上,莫奈的一幅參展作品《印象·日出》(圖5)橫空出世,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圖5. 莫奈《印象·日出》
在這幅色彩斑斕的畫作里,形象變得模糊,主題不見,只見一條條橫七豎八的色塊和條紋,這難道就是前衛(wèi)的新藝術嗎?輿論把莫奈的這幅畫譏之為“印象”,孰知這說法卻歪打正著、形象地道出了該畫派的宗旨:捕捉和發(fā)現(xiàn)眼前所見到的事物,特別是自然界中那些稍縱即逝的奇妙景象,也就是莫奈說的,要畫出光與色的“印象”。
其二,莫奈說過一些話,雖然言簡意賅,但表達了印象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例如,“用眼睛作畫”;“要畫出用照相機拍不出來的畫面”;“寫生時,要忘記你眼前是什么東西,你看到的只是色彩,只是色彩之間的關系”等等。
其三,莫奈的繪畫實踐真切體現(xiàn)了他的科學態(tài)度:他不僅堅持戶外寫生直到作品完成。為了客觀地記錄大自然的光、色變化,他常常擺開陣勢,同時架起好幾塊畫板,根據(jù)光照的不同分別寫生記錄。一次朋友來訪,恰好他在準備作畫,朋友問為什么還不動筆?莫奈答道:“時間還沒有到?!迸笥押蒙婀郑y道作畫也有開始的時間?事實上,莫奈的意思是光照還不夠強,他在等太陽再升高一點。所以一些看起來平凡的主題,如“干草堆”都被他畫上了25遍。
圖6. 莫奈《干草堆》
除了上面介紹的四位大師,還有畢沙羅,他是印象派畫家里資格最老的,名氣屈居莫奈之下,在西斯萊之上。
畢沙羅對繪畫的發(fā)展很有見地,修拉的點彩派、塞尚的立體主義和馬蒂斯的野獸派都得到了他的指點,他不居功自傲,有長者之風。
巴齊耶和卡耶博特二人都是有錢的主兒,幾次畫展均有出資,按現(xiàn)在的說法,可以稱為老板。但當年印象畫派的圈子崇尚“技術至上”,所以,他們只能屁顛屁顛地跟在大師后面,巴齊耶在19世紀70年參加了志愿軍在戰(zhàn)斗中犧牲。另外還有兩位女士,莫里索和卡薩特,他們共同組成了印象派的朋友圈。
圖7.卡耶博特《雨天·巴黎》
值得一提的是,這群年輕人雖然才華橫溢、各具個性,遇到問題也會磕磕碰碰,甚至爭吵,但是他們之間更多的是真誠和友誼。雷諾阿年輕時,如果有機會蹭飯吃,總要在兜里先放一個面包——那是給莫奈留的。莫奈潦倒時,總是向馬奈借錢——也從來沒有打算還過。馬奈去世后,莫奈拉了幾位朋友出資兩萬法郎,買下馬奈的代表作《奧林匹亞》,并捐給法國國家博物館。這樣令人動容的故事還有不少。
圖8.卡薩特《包廂》
捕捉陽光下的印象
印象派畫家提倡要走到戶外,在陽光底下畫畫,所以藝術史上稱呼他們?yōu)椤巴夤馀伞薄?
原來傳統(tǒng)的繪畫都是在室內完成的,由于光線比較柔和,繪畫著色都采用“固有色”的方法:如紅花綠葉,把花涂上紅色,葉子敷了綠色便是了。但是真實的情況并非如此,正如馬奈所說:“重新睜開眼睛,看看窗戶外面吧!”“花是紅的,草是綠的,天空是藍的,云是白的。不!不!人類眼睛看到的應該是一片亮亮的色彩,由無數(shù)顏色絲絲縷縷混合起來的顏色。”在陽光下,我們可以觀察到色彩有許許多多層次的變化,難怪巴齊耶說:“我每天都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美麗的東西?!?
現(xiàn)在,我們都知道,太陽把電磁波發(fā)送到地球,能夠通過地球大氣層、被人的視覺感知的只是其中被稱為可見光的部分,從390納米的紫光到790納米的紅光。戶外的物體受到了太陽光的照射,其表面會反射一部分波長的光,當這些光被觀看者的眼睛接收到,會在視網膜上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通過視覺神經傳遞到大腦的視覺皮層加工處理從而產生色覺。這是一個復雜的物理、生理和心理過程。
所以,任何環(huán)節(jié)發(fā)生一丁點變化,都會引起觀察者色覺的變化。例如,太陽的位置移動、光照的強度變化、周圍環(huán)境的反光和干涉……甚至觀者情緒的興奮或失落都有影響!這些現(xiàn)象現(xiàn)在已經成為一種常識,但在剛剛被印象派畫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則令人覺得新奇。
圖2是雷諾阿的早期作品《陽光下的裸女》,美女的身體上呈現(xiàn)出一些光亮和色斑,顯然是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而造成的,體現(xiàn)了印象派畫家的觀察入微。這引起了當時許多著名評論家拍磚:法國Le Fibaro報的記者Albert Wolf說:“我們必須告訴雷諾阿先生——女人的身體不會像完全腐爛的尸體一樣呈現(xiàn)出青一塊紫一塊的斑點?!边€有人諷刺說:“這位模特兒身體上長天花了吧!”
印象派繪畫不僅能夠真實細微地記錄陽光下物體的光、色彩的瞬間變化,還能夠在平面的畫布上營造出層次豐富的空間感,以及花兒在微風中搖曳、水波在湖面上漣漪的運動感,這又是為什么呢?
為什么印象派畫有立體感?
文藝復興以來,西方畫家們能在二維平面上把三維空間里的方方面面,表達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們依賴的法寶主要是幾何透視法(近的物體大,遠的物體小。兩條平行線看起來會互相靠近,最后匯聚于一點)。這種方法靠的是單眼視覺,這在視覺神經科學上稱作“一眼線索”。那么,印象派畫家又用什么方法來營造三維的空間感呢?答案是“雙眼視差”。
人在觀察近處物體的時候,兩只眼睛會產生視差,即在兩個視網膜上產生了一對稍有差別的像,大腦便會把它們融合起來,生成三維立體的圖像,還能確定物體離觀者的距離。這個奇妙的現(xiàn)象是在19世紀中葉由物理學家查爾斯·惠特斯通爵士(Sir Charles Wheatstone)率先發(fā)現(xiàn),后來由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匈牙利裔美籍科學家Bala Julesz(貝拉·朱爾茲)用實驗(隨機點立體圖)證實。
現(xiàn)代腦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腦的視皮層里確實存在著一些專門探測左右視網膜像差的細胞。為了讓讀者對雙眼視差有點感性認識,我們不妨做個實驗:
圖9是兩瓶菊花的照片,它們非常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樣。讀者只要適當調節(jié)雙眼的距離,讓雙眼好像要透過它們看向遠方,直到似乎看到了三瓶菊花(其實,左邊的兩瓶菊花是左眼看到的;右邊的兩瓶菊花是右眼看到的,中間的那瓶菊花則是左右兩眼看到的稍有不同的菊花在腦中融合以后產生的像)。
圖9. 兩瓶菊花的照片,它們非常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樣。
大多數(shù)讀者經過練習可以看到這瓶雖然模糊、但立體感很強的菊花圖像。事實上,我們觀看三維立體電影,用的也是同樣的原理:用兩架攝像機在相距幾厘米的地方同時拍攝,然后把它們同時放映,觀者帶上立體眼鏡(通常是不同的偏振片),讓左右二只眼分別看到了不同的圖像,于是大腦把這兩幅具有“雙眼視差”的圖像融合起來,立體感也因此產生了。
發(fā)現(xiàn)“雙眼視差”的神經科學家Julesz有位學生名叫Christopher Tyler(泰勒),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趣的視覺現(xiàn)象,那就是由重復圖案元素產生的“自適立體圖”。
圖10是一種做室內裝飾的墻紙,倘若我們盯著它看一會兒,就會覺得眼花繚亂,墻紙上的飛鳥都動了起來,組成了一群三維立體的鳥群。讓我們取墻紙的第一行紫色飛鳥來分析,請注意這個圖案的特點:一是視覺元素(指小鳥)排成一條水平線(視覺對水平的感覺比垂直的敏感得多)。二是這些視覺元素(小鳥)都是重復出現(xiàn)的。
圖10. 你可以通過把眼睛盯著墻紙看,觀察到自適立體圖
當觀者的雙眼在注視這一行飛鳥時,左右眼睛的視網膜上就會各留下4只鳥的像。由于4只紫色的小鳥一模一樣,這讓大腦的視皮層有點發(fā)懵,它不清楚究竟應該把左右視網膜上的哪兩只鳥來配對(因為對大腦來說,從二維圖像中抽提深度信息是一件難事)。
據(jù)Christopher Tyler研究說:大腦會“亂點鴛鴦譜”,把它們隨機配對。由于錯誤的融合,大腦“看到”的鳥,除了原來的位置之外,又在它的前前后后增加了11個可能出現(xiàn)的位置,這樣看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影影綽綽的群鳥。事實上,處于一條水平線的若干個相同的視覺元素構成的圖案,會讓視覺產生這種隱隱約約的三維立體感,這種效果被稱為自適立體圖(autosteregram)。
圖11. 示意圖,黑色的點代表真的鳥,空心的點表示可能看到的鳥,這樣一來,看到的鳥有的近,有的遠。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再來欣賞莫奈的畫《透過樹叢的春色》。
圖12.《透過樹叢的春色》莫奈,1878。樹葉的半重復圖案產生了一種三維的景深幻覺,因為許多視覺元素(樹葉)的錯誤融合讓它們出現(xiàn)在不同景深的地方,看起來郁郁蔥蔥。
畫上大批的樹葉,朝著一個方向,形狀大同小異,組成了相似的視覺元素(稱為半重復圖案)。它們在觀者雙眼視網膜上的像,經過大腦融合會便會產生朦朦朧朧,層次豐富的視覺效果。莫奈常說,他要畫出空氣和大氣的感覺,他的畫也確實能夠給觀者這樣的神奇感,其秘訣恐怕就在于此。
圖13是雷諾阿的作品《拿花的女孩》,畫上彩色的斑斑點點,自然會被觀賞者錯誤搭配,導致產生一種很強的立體感,許多小東西如花瓣、昆蟲和花粉好像浮在畫面上一般。
圖13. 雷諾阿《拿花的女孩》
為什么印象派畫有運動感?
在印象派大師的名畫里,觀賞者常??梢愿杏X到水面上波光粼粼,花草在風中搖曳,這種靜中有動之感是怎樣產生的呢?事實上,這是由畫家的技法與視覺生理的機理聯(lián)袂形成的。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做個小實驗:取一張白紙,畫幾個圓圈,再用墨水把圓涂黑。由于黑白分明、反差強烈,觀者很容易確定它們的位置。若把幾個小圓涂上深紅色,白紙的其它部位涂上淺綠色,幾個紅圓的位置便不太清晰了,只能做到依稀可辨。倘若進一步調節(jié)顏色的亮度:讓圓的紅色變淺,底的綠色加濃,當二者的亮度差不多,即達到色彩平衡時,幾個圓的位置就變得難以辨認了。
圖14. 照片(左)只有花草色彩變化的信息,難以確定它們的空間位置;(中)只有花草位置的信息,容易確定它們空間和細節(jié);(右)花草的全色彩圖像,保存了花草的色彩和位置的全部信息。
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人的視覺系統(tǒng)有點像立體聲音響,通過兩條平行通道來傳遞視覺信息的:一條是小細胞系統(tǒng),主要把色彩信息通過視神經傳送到大腦視皮層的V4區(qū)等;另一條是大細胞系統(tǒng),主要把空間位置、形狀、運動等信息通過視神經傳送到大腦視覺皮層的V2區(qū)和中顳葉(MT)等。大腦把兩方面的信息有機融合起來,便產生了完整的視知覺。如果前一條視覺通道出了故障,人就成了色盲。如果后者出了問題,問題更糟糕——看出去的世界都是靜止的,連過馬路都會有困難。
圖14所示的照片(左)花花草草色彩斑斕,激發(fā)了小細胞的興奮,所以我們能夠感知圖案的色彩;但是負責運動和體視的大細胞對顏色不敏感,亮度相等的兩種顏色對它來說就是均勻一片,所以我們難以判斷花草的位置、形狀,并覺得圖像有些飄忽不定。
圖15. 莫奈《野罌粟花》
圖15是莫奈的名畫《野罌粟花》,畫的是一個夏天的上午(罌粟花夏天盛開),陽光明媚,綠地成茵,幾位女士款款走來,一派愜意的田園風光。由于女士們戴著白色帶彩色條子的帽子,與周圍的色彩產生強烈反差,所以觀者能一眼看清楚她們的位置(大細胞作用)。但在畫面左側,彌望的是綠色和嫩綠色的葉子,密密地點綴著嫣紅的罌粟花,有裊娜地開著的,也有含苞欲放的。由于綠葉、紅花的色彩亮度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大細胞不作為,所以花朵的位置顯得模糊不清。倘若觀者定神端詳一會兒,還會覺得好像有一陣微風吹過,花朵有了一絲顫動。這是觀者的眼球在不斷運動,視網膜上的映像不斷移動產生的效果。
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有關印象派繪畫的方方面面,其中關于印象派繪畫在科學方面的觀點,參考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Margaret Livingstone和她的老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David Hubel的研究,也參考了一些其他著作。
雖然用自然科學的觀點來探索藝術問題在國外已經蔚然成風,但須指出,這種研究不能夠替代從藝術角度對繪畫的研究,這種研究的正確性也需要更多驗證。
參考文獻:
[1] Margaret Livingstone, David Hubel.Vision and Art: The Biology of Seeing, Harry N. Abrams, Inc. 2008.
[2] Daniel J.Boorstin,T.R. ReidI.nventors And Discoverers Changing Our World.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988.
[3] Nathalia Brodskaia, Impressionism, Parkstone Press International. New York,USA 2010
[4]【美國】杰弗里·邁耶,蔣虹譯,印象派四重奏,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
[5]【英國】唐納德·雷諾茲,錢乘旦譯,劍橋藝術史,鳳凰出版集團·譯林出版社,2009.1
[6]【英國】Nathalia Brodskaia, Post-Impressionism, Parkstone Press International. New York, USA 2010
[7]【美國】杰弗里·邁耶,蔣 虹譯,印象派四重奏,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
[8]【英國】杰里米·沃利斯,郭嘉譯,印象派藝術家與和后印象派藝術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