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角度看周氏兄弟
陳履生
對于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美術界的人來說,周氏兄弟的名字不會感到陌生,原因他們當時以廣西花山巖畫這一原始藝術為素材的創(chuàng)作,引起了業(yè)內人士的關注,媒體也多有介紹。1985年,他們在中國美術館的展出,就有三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文革之后的一段時期,人們對于中國古代藝術的重新審視和利用,使美術界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風尚,而周氏兄弟則是引領這一風尚的帶頭人之一,盡管他們當時都很年輕。另一方面,他們在畫壇上公開亮相就是以二人合一的方式,不僅比較特別,而且便于記憶。時隔20余年之后,“周氏兄弟三十年藝術回顧展”于8月30日至9月17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既喚醒了人們幾乎要忘卻的記憶,又讓人們刮目相看這一對出自廣西的少數(shù)民族畫家。 這一由中國美術館精心籌劃的展覽,占據(jù)了中國美術館最主要的4個展廳,被稱為少見的如此大規(guī)模的個人展覽。而策展思路明晰,且布展屬于大制作,也是為人們所贊嘆的一個原因。當然,形成一道景觀的還有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來自國外的財團、收藏家等方方面面的嘉賓團隊,以及開幕式的氣勢。再就是8月31日,周氏兄弟在中山音樂堂進行了一場藝術表演活動,也讓人們開眼。如此等等,又反映出了他們的背景——2006年,《紐約時報》報道說周氏兄弟已位居目前全世界范圍內藝術品收藏價最高的前10位在世頂尖藝術家之列,并把他們的英文版畫冊《周氏兄弟:30年藝術回顧精選》評為年度十大畫冊。顯然,這是當下能夠引起人們話題的題材之一。 中國人經常用“士別三日”來說明一個人的變化之大,確實,進入國際化視野中的周氏兄弟,再也不是那來自鄉(xiāng)野的感覺,所以,人們在談論他們的時候,也難以用過去的那種地域性的、民族性的、土著性的語境。他們結合繪畫、版畫、雕刻等不同媒介,并將材料和技術轉換為具有當代美國文化特點、又有自身符號性的藝術表現(xiàn)語言,這種結合和轉換反映了他們的智慧和才華,也反映了他們在去國20余年之間的一種選擇。無疑,對于他們,在北京乃至中國藝術界,也會有不同的認知和評價,可是,在當代藝術的范圍內,周氏兄弟堅持以花山巖畫中的形象作為自己的形象符號,而沒有像許多中國的當代藝術家那樣去迎合西方人的口味,用那些充滿政治性的形象符號去實現(xiàn)商業(yè)性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周氏兄弟是令人尊敬的。反之,以他們現(xiàn)實中的背景,以他們血緣中的“野性”,如果去玩那些令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家們癡迷的“狠”的,可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正因為他們沒有拿那種變態(tài)的政治圖像去順應世俗的、淺薄的潮流,去乞討生活,所以,他們成為“最終進入西方藝術主流展開文化交流與對話并在歐美世界贏得廣泛贊譽的中國藝術家”。從這一點上來看,周氏兄弟的成功經驗是值得借鑒的。 |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