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收藏的小人書——《清明時節》從小,我就對小人書情有獨鐘。這些年來,我收藏了5000多本小人書,在收藏室靜靜品咂這些書,是我閑暇時一大愛好;尤其是每到清明節,我都會把那本叫《清明時節》的小人書打開,一頁一頁翻看。其實,這本書的內容與清明節并不怎么搭界,但每次看到它,我都感覺特別親切,就仿佛逝去的父親那慈愛的面容浮現在眼前。 那一年,我讀小學三年級,星期天時,我和小伙伴們用舊報紙做成風箏去野外放,其中有個小伙伴帶了本小人書,我讓他給我看一下,他卻把眼睛一瞪:“就你那臟兮兮的手,別把我的書糟蹋了?!蔽乙幌伦訍懒?,賭氣跑回家,讓父親也給我買一本。父親不肯,我哭起來,父親拗不過,便說:“現在哪有錢買小人書呢?我去給你借一本吧?!?/P> 于是,父親真的去借來了一本小人書,就是這本《清明時節》,雖然封面已褪色顯舊,我還是很喜歡。父親說:“清明節就要到了,所以我給你借了一本關于清明節的書。清明節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忘本,要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無論什么時候,對他們都要恭敬,懂嗎?”我點了點頭,其實,我那時候懵懵懂懂,并不真正明白清明節的含義。 這本書印刷于1955年,是一本比較早的小人書,說它與清明節聯系不大,是因為它講述的只不過是故事發生在清明時節,其他就和清明節無關了。說的是兩個地主有糾紛,卻在彼此的爭斗中讓三個無辜士兵成為了犧牲品,揭露出了舊社會地主的自私和卑鄙。雖然故事有些老,卻并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此書一共有83頁,盡管封面封底書脊受損,但內容完整,并沒有缺頁,而且繪圖是著名畫家夏書玉;所以,今天看來,無論是從品相、年代,還是繪制上,都具有不錯的收藏價值。 當然,更重要的,是因為這本書是父親為我“借”的——后來我才知道,父親其實當時就按原價付了錢,之所以沒告訴我,是怕我有心理負擔;畢竟,我們那時候的生活還太拮據。所以,這本書就像一縷暖陽,一直溫暖著我,就算我收藏的小人書再多、再珍貴,也沒有一本能與之相比。 多年之后,我問父親:“您當時給我講清明節,怎么就給我拿來了這樣一本并不是寫清明節的書呢?”父親笑了笑:“我看你當時那么渴望得到一本小人書,就尋思著要給你找一本有點教育意義的,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上了個一年級,認不了幾個字,哪里知道名字叫‘清明時節’的書卻和清明節沒關系呢?” 如今,我收藏的小人書越來越多,根據內容我主要把它們分成了三類:古裝小人書、現代小人書和外國小人書。古裝小人書如《水滸》《紅樓夢》《聊齋故事》等;現代小人書如《雞毛信》《小兵張嘎》《鋼鐵戰士》等;外國小人書如《我的大學》《列寧在十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而《清明時節》這本書,我把它單獨分了一類——親情類。它雖然不是描寫清明節親情的書,但書中傳承的情思,和清明節一樣厚重,每每觸及,就是對父親長長的思念。
版權與免責聲明:【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
![]() |
![]() |
![]() |
![]() |
![]() |
![]() |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