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彩:被收藏界遺忘的明珠陳玲玲 有近300年歷史的廣彩被稱為收藏界的混血兒。作為主打外銷的瓷品,廣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清代彩瓷的大發(fā)展?!笆蕉嗥媲?、歲無定樣”的廣彩在美學方面的價值已開始為世人關注。色彩濃艷、畫面富麗堂皇、獨具一格的廣彩通俗地反映了歷史環(huán)境、社會風情、民眾生活,有人稱其為18世紀中國的“浮世繪”。 然而,由于大量精美的廣彩瓷存留在國外,比起炒得火熱的其他瓷器,廣彩顯得不溫不火。隨著海外藏家拋出越來越多的廣彩,加上國內存量少,它的價值正逐漸提升,市場也逐步擴大。不少業(yè)內專家評價,廣彩是一顆曾經被收藏界遺忘但又價值不菲的嶺南明珠。 特邀嘉賓 陳玲玲 (國內知名陶瓷專家、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著有廣彩專著《廣彩———遠去的美麗》) 歐兆祺 (從事廣彩創(chuàng)作50年,原廣州織金彩瓷廠設計室主任,現(xiàn)任廣東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常務理事、廣州彩瓷研究所副所長,是國際注冊工藝美術大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廣東省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技師) 嘉賓主持 譚偉彬 (當代工藝美術品鑒賞家,曾任輕工業(yè)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委,曾被聘為廣東省工藝美術史料編委及十位撰寫人之一。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館長、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專家評委) 中西合璧的混血兒 譚偉彬:廣彩全稱叫“廣州織金彩瓷”。8年前,我在珍品館舉辦當代廣彩作品展的時候,有一本收藏雜志《上海工藝美術雜志》,說廣彩是“清三代”之后最值得收藏的瓷種,給予廣彩很高的評價。廣彩最早是由景德鎮(zhèn)藝人傳入廣州的,是當?shù)厝税阎性幕?、西洋文化與本土文化融為一體而產生的瓷種。因此,人們難以辨別早期雛形的廣彩,連一些工藝美術界人士也不易分出廣彩和江西瓷以及廣彩、粉彩、琺瑯彩又如何區(qū)分。人們應該站在什么樣的角度來欣賞廣彩? 歐兆祺:廣彩從康熙年間開始萌芽。由于廣彩是外商來樣訂制,所以必須適合歐美市場對色彩的要求,塑造的物體要有光、色效果。同時,圖案又牽涉到傳統(tǒng)畫法,體現(xiàn)了中西合璧,形成一個特別的品種。比如廣彩以素描、明暗等形式表現(xiàn),很多圖案中的屋、樹等由一條條線疏密地排成,這是廣彩很突出的特點。而景德鎮(zhèn)陶瓷的表現(xiàn)形式,與廣彩不同。 其次,廣彩人物因繪畫技法不同有“折(設)色人物”和“長行人物”之別。折色人物的繪畫技法與景德鎮(zhèn)的傳統(tǒng)彩瓷相近。而中國傳統(tǒng)瓷器上沒有長行人物,它的風格很特別,因為是外銷瓷,國人是很難看見的。這種技法是因為外貿而出現(xiàn)的,我把它稱為混血兒。廣彩的另一個特色是洋人帶著自己喜歡的西洋畫、家族的圖騰或商船標記來做一些紀念品,當時叫做徽章瓷。用中國人的毛筆技法將西洋畫表現(xiàn)出來,色彩比較艷麗,立體感比較強。后來不斷成熟,就出現(xiàn)了乾隆彩、同治彩、長行人物式的做法。 陳玲玲:我國彩瓷發(fā)展到清代,在繼承傳統(tǒng)精華的同時吸納融合了西方的新材料、新技法,已經是“變化繁跡,幾于不可方物”。彩畫技法不斷變化,后人的標準又不統(tǒng)一,因此造成很多認識上的混亂。通常說到彩瓷都把它們分為五彩、三彩、琺瑯彩、粉彩、斗彩、洋彩、新彩、廣彩等類項,其實這都是“目”或者說是系列,它們都不是“青花紅彩”、“黃地紫彩”這樣一個具體的指名。直到乾隆時期,彩瓷還只有“五彩”和“洋彩”之分,現(xiàn)在在陶瓷界成為定格說法的琺瑯彩和粉彩瓷當時都只稱為“洋彩”。 廣彩使用的傳統(tǒng)色料是五彩和琺瑯彩?,m瑯彩是外來的,五彩和琺瑯彩在技術上變化就產生了粉彩。從工藝特性、物理和化學成分來講,粉彩比較好渲染。 將中國傳統(tǒng)古代陶瓷的鑒賞標準套用在廣彩上,并不完全適合,特別是早期廣彩制品,原材料、成型、裝飾繪畫和燒制是我們自己的,型制和紋樣是別人的。所以說廣彩是中西文化的產兒,雖然后來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廣東地方文化因素不斷增強,但始終沒能抹去它的西洋面孔??梢钥隙ǖ氖?,廣彩確實為創(chuàng)造一個歷史時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無法磨滅的貢獻,是中國人值得引以為榮的一項文化遺產。 廣彩還有沒有發(fā)展空間? 譚偉彬:廣彩到了晚清的時候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即織金彩瓷。問題是廣彩形成了一種長期固定的形式,很多朋友和我說過,廣彩幾乎就是一個樣子,缺少變化。但是回顧廣彩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到它一路走來都是變化的,吸收了外來文化、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形成風格后就固定了這個模式,導致今日廣彩在收藏界影響不大。那廣彩到底還有沒有變化呢?廣彩的發(fā)展前景如何? 陳玲玲:廣彩的歷史有300多年,從18世紀開始,到了雍正時期已經很成熟了。其實,廣州地區(qū)的彩繪瓷歷史不短,現(xiàn)在所說的廣彩是個狹義概念,因為它是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是一種重要的外銷瓷品種。 在明代嘉靖年間,有一位葡萄牙旅行家在游記中就記載了廣州本地彩繪陶瓷的生產。很多現(xiàn)存的西方文史中提到彩瓷、家具、牙雕,都是廣州城里普遍的東西。據(jù)說,當時的廣州城比葡萄牙的里斯本還繁榮。世界地理大發(fā)現(xiàn)后,西方人直接到東方來進行貿易。葡萄牙是最早與中國進行貿易的西方國家。之后的荷蘭、英國則通過占領日本、中國臺灣、巴達維亞等地與中國進行直接或間接的貿易。 中國瓷器在西方一直是很珍貴、很稀有的物品,整個歐洲對中國瓷器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而且只能是皇宮貴族的人才能擁有。景德鎮(zhèn)是當時有名的瓷都,早期瓷器很多都是在景德鎮(zhèn)訂貨的,而且早期的訂制瓷比普通的瓷器起碼要貴10倍左右,因此也稱為特別訂制瓷。當時廣州是對洋商的一個主要貿易港口,瓷器也是從景德鎮(zhèn)送到廣州去外銷。為什么洋人訂制的彩瓷要從景德鎮(zhèn)移到廣州來生產,就是因為景德鎮(zhèn)路程太遠,運送到廣州的過程中瓷器的破碎率很高,而且不能完全理解訂單要求,往往出錯。由于廣州已經有很好的陶瓷制作基礎,自然就能把這些訂單接過來。 廣彩最昌盛的時期是乾隆年間。廣彩那么絢彩華麗和它的材料有關,因為用的是礦物原料,幾百年都保持艷麗,色彩很穩(wěn)定。現(xiàn)在的用料和200多年前不同了。所以,我們要歷史地、階段性地欣賞這些東西。早期廣彩的裝飾紋樣,大多是徽章紋、船舶紋、清裝人物、外國圣經故事、西洋城堡等。 我認為廣彩最基本、最精髓、最內在是一種開放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很多時候人們認識不到廣彩的社會地位、歷史地位以及它曾經做出的貢獻。 歐兆祺:如何界定廣彩,這個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中有兩個問題———傳承和發(fā)展。一個是傳承傳統(tǒng),一個是在傳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發(fā)展。如果我們局限于永恒不變的形式,廣彩就沒有發(fā)展。我認為這兩者之間是一個辯證關系,抑或我們技術人員幾十年來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我覺得傳統(tǒng)是本位,但是永遠是這個模樣也不行,而且事實上廣彩不是這個樣,不是說有織金就是廣彩,將織金作為是否廣彩的標尺是一種偏見。十七、十八世紀以來大多數(shù)廣彩都是沒有織金的,廣彩面是很寬的,它吸收了很多東西,如“點彩法”實際上是西洋畫的印象派,我們也有。 也有看法說廣彩好像很陳舊,沒有發(fā)展,實際上不是那樣的。廣彩吸收了外來新的東西。比如說廣彩原來的雞是平面的、剪紙式的,叫斗雞,應該有100多年的傳統(tǒng)了。但是能不能做得更好一點呢?我的廣彩雞就吸收了一些西洋畫的元素,色彩更加艷麗,更加生動,更加立體。 我想,廣彩是要進步的,不肯吸收外面的東西,本身就不是廣彩的理念。廣彩是很善于吸收外面的東西的。 譚偉彬:吸收西洋文化的廣彩還算是廣彩嗎,這是有爭議的。 陳玲玲:廣彩是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有些東西不能夠一成不變?;剡^頭看幾百年的發(fā)展歷史,每個階段都是不同的,大階段有大階段的不同,大階段里又有不同時期的面貌。視乎你對它知道的多少。18世紀廣彩主要是歐洲皇宮在用,到了19世紀就到了美國市場,開始批量生產,風格就變了。嘉慶彩很多都是中國人物的傳統(tǒng)形象,但還是有一定的定制量在里面,后來到了同治晚期時候,就全部程式化。我覺得廣彩的發(fā)展是百花齊放的,多人多面。但是我個人認為廣彩的基本元素還是要表現(xiàn)好,沒有典型的廣彩元素就沒有意思了,廣彩這么多年來有些東西是不可改變的,它很獨特的,比如說長行人物、撻花頭等。 蓋印廣彩大多不值得收藏 譚偉彬:從收藏的角度看,我覺得廣彩還是有很大空間的。2003年,一個8寸的瓶子,標價600元,到現(xiàn)在,已經翻了五六倍。那時一個大一點的廣彩花瓶不過1800元左右,現(xiàn)在起碼過萬元。我覺得廣彩在十年間翻了五六倍,雖然比起那些炒得很熱的瓷器來說還屬于不溫不火,但好的廣彩精品肯定有價有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廣彩的從業(yè)人員少,比方說有些師傅一年只做幾件,這些精品在收藏界就會物以稀為貴。而在收藏界也出現(xiàn)了一些舊廣彩廠出的蓋印的批量產品,這些廣彩有沒有收藏價值?目前海外回流的廣彩情況又如何? 歐兆祺:廣彩一路以來是手工操作,到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fā)生質的變化,就是用膠印蓋在瓷器上代替手工線描,這樣批量蓋印制作出來的廣彩當然沒有手工那么漂亮了,而且基本上沒有收藏價值。 如何分辨是否蓋印呢?用放大鏡來看,如果線條里有濃淡變化的運筆效果,那就是手寫的。如果全是黑的、均勻的,那肯定是蓋印的。 陳玲玲:收藏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欣賞。上世紀80年代,歐洲拍賣行的廣彩都是清晚期的,但這幾年,拍賣出來的廣彩多是清早期的,很多廣彩我都沒見過。這些廣彩很多都收藏在博物館、歐洲人的古堡、豪宅里。 歐兆祺:由于廣彩是外銷瓷,以前國人基本看不到,不少收藏家都未能一睹她的芳容?,F(xiàn)在專家陸續(xù)出書介紹廣彩工藝,收藏家看了會說這類東西我還沒收藏,就四處尋覓。就像有個靚女以前沒聽說過,現(xiàn)在希望見一見一樣。我的一位學生這兩年在美國收廣彩,也感覺到價格越來越貴,因為越來越多中國人去那里收購。他感覺收藏好的廣彩比以前吃力很多,說明這個市場越來越大。 另一點很重要的是現(xiàn)在廣彩創(chuàng)作界實際操筆的人只有三十幾位,新入行的年輕人很少,我們算了一下,跟著父輩入行的廣彩界后人目前只知道有3位。也有一些老廣彩藝人沒有市場意識,沒有銷售渠道,就算有也渠道不暢,因此他們創(chuàng)作的廣彩作品能帶來的實際經濟效益不大,創(chuàng)作的興趣也就減少了。我想,如果把廣彩的銷售和收藏渠道打通,廣彩會有很好的前景。 知多D “折色”和“長行” 廣彩人物紋因繪畫技法不同而有“折色人物”與“長行人物”之別。 折色人物的繪畫技法與景德鎮(zhèn)的傳統(tǒng)彩瓷相近,先描出形象輪廓,后填色。 長行人物的繪畫技法與折色人物不同,它不是先行勾出整體輪廓線,而是部分勾線定位后,再用其他形式來表現(xiàn)。如畫侍女,先開面相,畫出發(fā)髻,定好領口、裙頭、袖口等位置,再用色塊畫出,整個人物就顯現(xiàn)出來了,類似前人所說的斗彩技法———“畫其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畫者要胸有成像,各部分布局大小有法,落筆不可更改,否則整個人物形象就會被破壞。 撻花頭 用水或油調色,不勾輪廓線,通過落筆輕重,撻出花頭,這種技法有如中國的沒骨法,由于不是在紙絹而是直接在光滑的瓷面上上彩,所以蘸彩要飽滿,先輕后重,操筆染彩時,動作要快,帶意著彩。由于著筆輕重而有深淺、明暗的效果,撻出來的花頭再現(xiàn)出輕柔、潤麗的自然美。 歐兆祺 譚偉彬 廣東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歐兆祺作品《“撻花頭”牡丹紋觀音瓶》
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馮瑞華作品《梅瓶》
銷往美國的廣彩瓷(剃須托盤)
廣彩瓷盤《巴利斯的審判》(布魯塞爾皇家藝術歷史博物館藏)
清嘉慶 五彩錦地開光博古圖蓋罐(上) 廣彩蝴蝶式瓶(下)
廣東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歐兆祺作品《溫馨家園》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國垣作品《紅樓夢大觀園》
廣彩被收藏界遺忘的明珠 版權與免責聲明:【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wǎng)絡媒體,版權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