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展覽信息 |
向京·沒有人替我看到
向京·沒有人替我看到 時 間:2017/12/16-2018/02/25 地 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票 價: RMB 250 詳細介紹: 2017年12月16日,龍美術館首位女性藝術家大型個展“向京·沒有人替我看到”即將舉辦,“2017雕塑年”將在向京創(chuàng)作生涯跨度逾20載的精彩作品中收官。本次展覽,將展出藝術家向京的五個主線創(chuàng)作系列:“鏡像”(1999-2002)、“保持沉默”(2003-2005)、“全裸”(2006-2008)、“這個世界會好嗎?”(2008-2011)、“S”(2012-2016)以及一組名為 “我看到了幸福”(2002-2010)的架上尺寸作品,在2016年首次亮相北京之后,更多的作品將在龍美術館(西岸館)首次露面,這也是向京自1995年中央美院畢業(yè)之后規(guī)模最大的個展。 龍美術館(西岸館)富有挑戰(zhàn)的巨大的清水混凝土傘拱空間,藝術家跨越21年的作品,如何結合?如何再次吸引我們的觀看?龍美術館首次將一層、二層以及階梯式主展廳結合舉辦一個展覽,并前所未有地修改展廳入口,為的就是和藝術家一起,構建她準備了21年的精神花園。 展覽中,向京以空間作為重要命題,階段性創(chuàng)作的文獻脈絡不再是觀者進入作品的唯一路徑。被打破時間線索的作品,期待在全新的空間里與觀者相遇,觀看的主體交付給每一位觀者,觀者的身體將會成為丈量藝術與空間的真切尺度。向京認為,“觀看”不僅是對外部的觀看,同時也是對自我的審視。藝術家期待藝術回歸到屬于不同觀者的身體感知,回歸到展覽現(xiàn)場的魅力。這,正是向京反復強調(diào)的藝術“可感知性”——那在文本闡釋之外的自足意義,這也是現(xiàn)場對于藝術自證的重要價值。藝術之鏡,此刻映照出的,是觀者的內(nèi)在:對于每個人生命中的隱痛與歡愉,沒有人可以替我們看到。 3600平方米的空間,21年藝術歷程,100余件作品,不依靠高科技,打開你的身體,進入藝術,進入你能感到的不安,和安寧。 展覽開幕之際,向京21年的創(chuàng)作全集同步首發(fā),帶來與展覽不同的閱讀路徑。全集包括作品集、文獻集、作品集別冊,其中文獻集收錄了數(shù)篇首次發(fā)表的評論及對談文章,作者包括范景中、戴錦華、喬納森·費恩伯格、米歇爾·康·阿克曼等。 【關于向京】 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1999-2007年任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雕塑工作室教師?,F(xiàn)工作、生活于北京。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向京20余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是觀看中國當代藝術變遷的一個獨特維度。她作品里透露出的不安感,是對于現(xiàn)代性下人性的迷霧和對于生存本身的不斷確認——“內(nèi)在性”是她所企圖挖掘的生存真相。問題先行是向京的工作方法,但她在業(yè)已被邊緣化的寫實雕塑語言里,在個人化塑造、雕塑著色、玻璃鋼材料的使用這些語言建構上,都做出非常獨特而影響深遠的當代性實驗。 自1995年畢業(yè),向京又遷居上海10年,在中國當代藝術置入世界秩序的背景下,從身份、身體這些當代藝術命題里,確立起她獨特的藝術語言。2009年回到北京,憑借“這個世界會好嗎?”的新突破,讓人看到一個渴求自我超越的當代藝術家的范例。在2016年首次亮相的“S”系列中,向京引出了“多元的主體”、“權力機制下的關系”、抑郁癥、記憶的反觀和重組等命題,在文學化結構中找到語言的營養(yǎng),從敘事走向了蘊含對當下人性危機的隱喻,在具象雕塑的窄路上又邁進了一步。 向京曾在眾多機構舉辦個展,包括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2016年),香港立木畫廊(2015年),臺北當代藝術館(2013年),北京今日美術館(2012年),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2008 年)及上海美術館(2006年)。向京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廣泛展出,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挪威、意大利、西班牙、荷蘭、奧地利等。她的作品被重要國際機構收藏,包括中央美術學院、今日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香港M+博物館、龍美術館和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的Chazen藝術博物館(Chazen Museum of Art)。
上海
|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