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緙絲一寸金,寸寸緙絲寸寸心“啵啵?!?br> 竹披子撥過經線的聲音一直回蕩在黃佳麗的童年回憶中。母親坐在木機前,手牽引著梭子于經線間靈巧劃過,一劃一撥,一劃一撥,時光悄悄溜走,一朵花、一葉草在木機上緩緩萌芽、盛放。女孩慢慢長大,學習與工作充實了她的生活,這段記憶便也沉睡于她的腦海中,漸漸模糊,仿若童年時光中一個美好的夢境。
而在2015年,她又一次墜入了夢里。 那時的黃佳麗剛剛從光福嫁到東渚,見到了與木機相守了大半輩子的婆婆。婆婆從高中畢業起便開始學做緙絲,三十多年的時間里,她只做了緙絲這么一件事情,那縷縷絲線也早已纏繞在她的生命里。在婆婆的指引下,黃佳麗再一次與緙絲相逢。
真正坐到木機前,方知緙絲之難。緙絲以素色蠶絲作經線,一厘米便有二十四根經線,細密至極。而緙絲篇幅不限,小則可為掌中之物,大則可為數米的落地屏風,篇幅愈寬則所牽經線愈多,僅牽線這一個步驟便往往需要兩人合作一天的功夫。
牽絲畢,緙絲始。緙絲之稀,便在于一日僅成幾寸,一副完整作品則往往經年累月,而在這數月之中,只有每一次竹披壓下的力度幾近相同,才可形成均齊、平整的畫幅。黃佳麗初學之時,僅以一色蠶絲作緯線練習打底,太陽從東到西,她的手在絲線間來回穿梭,直至半年之后,方有所得。緙絲便是如此,方寸之間卻需漫長時光雕琢,需耐得住寂寞,熬得住年頭,但它也絕不會辜負,那一點一滴悄悄斂進歲月,在未來的某日回贈予用心之人。
黃佳麗繡的第一幅作品是尺寸不大的玉蘭,但望著那朵玉蘭花一寸一寸織就,最終緩緩開花,數月里積攢的情緒從內心深處迸發為充盈的感動。那是她第一次因緙絲而升騰起濃烈的滿足,也是第一次真真正正愛上了緙絲。幾年后的她,選擇了“玉蘭綬帶鳥”作為第一幅大尺寸的作品題材,或許也是一種隔著歲月的悄然回應。
愈深入,愈能感受到緙絲技藝之精。緙絲技巧豐富,結、勾、摜、戧等非數十年經驗的手藝人難以熟練掌握。婆婆將畢生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黃佳麗,手把手地教會她各種技巧,引她繞過遇到的坎。
黃佳麗最偏愛的作品《玉蘭綬帶鳥》從枝至葉至花至鳥,運用了近百種色彩的絲線,這其中的重要技巧便是戧色。戧色,是以相近色彩的不同絲線層層過渡,巧奪自然光影流轉下的色彩變化。 《玉蘭綬帶鳥》(局部) 而若求戧色之精,必練就一雙慧眼,于千萬色絲線中辨出所需色彩,也需一雙巧手,將每一根絲線分為數絲,將多至四色分絲合為一縷,一圈一圈纏繞于梭上。然而,或明或暗,蠶絲的色彩亦會有些微差異,若不合預期,便需拆去,重頭來過。一寸寸琢磨、一遍遍重復,才有了一幅幅精致的緙絲作品,也才有了技藝高超的手藝人。
如今,舉國之緙絲手藝人幾乎均在蘇州,而蘇州的緙絲手藝人已不足千人,傳承了千年的緙絲漸漸隱沒于現代的人潮。為挽留這門古老的手藝,黃佳麗在緙絲之余,走進校園,希望讓更多的孩子在童年時便知道緙絲、了解緙絲,種下一個夢的引子?;蛟S某一個孩子,便會如她一般,在未來的某一天墜入名為緙絲的夢境。
黃佳麗 1991年出生,蘇州人,珍刻堂第二代傳承人。緙絲工藝美術師、蘇州青?美術館館長、蘇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蘇州“三新四創”好青年、蘇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青年手藝人專業委員會理事、吳中區青年手藝人協會副秘書長,所創作的作品屢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獎。 可在這里找到我們 小紅書:蘇州藝術志 知乎:蘇州藝術志 新浪微博:@蘇州藝術志 長按關注 蘇州藝術志 版權與免責聲明:【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