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頁 共261條
|
|
寫出胸中一團奇時間:文章作者:尹光華中國“文人畫”自蘇軾、米芾之后,尤以元、明、清三代,曾經(jīng)蔚為大觀,風行海內。文人學者詩文著述之外,每愛染瀚遣興,或山水,或花卉,更多的以蘭竹。對于他們來說,這不過是立身經(jīng)世之外的余技,但在中國繪畫史上,卻因此寫就了極其絢爛的一頁。近半個世紀,可能是文化人學術研究日益專、精的緣故,專家多了,通才卻越來越少,書畫篆刻這些“雕蟲小技”,倒真是“壯夫不為”了。要之,也只有馮其庸先生等三數(shù)人而已。我認識馮先生,已有二十多年。當時,他已以研究《紅樓夢》聞名海內外。接觸久了,才知道他學問深廣,決不是一門“紅學”可以囿其長才,盡其所能的。他研究中國戲曲史,是著名的戲劇評論家;又研究古代文學史,主編的《歷代文選》曾受到毛澤東主席的重視;此后又涉足美術評論,成為繪畫界的聞人;他研究漢畫、研究考古、研究現(xiàn)代武俠小說,都有專著和專論出版;又愛好攝影,初不過因為學術研究的需要,久之,技與道通,一部《瀚海劫塵》及“玄奘取經(jīng)路線暨大西部攝影展”,引起了學術界及攝影界行家們的關注和推重。至于書法、繪畫,更是他自幼愛好,出諸于秉性,也受到師友的影響。數(shù)十年執(zhí)教著述之余,每以自娛,很少間斷。二十年前,他專畫葡萄,因為特別推崇青藤、白石的藝術,畫中自然流露著他們的形跡。此后,他與畫家的交往越來越多,朱屺瞻、劉海粟、唐云等都視他為同道知己,因之畫興越來越濃,畫題也越來越廣。由于純出愛好,無名韁利索的羈絆,又無師承門派的束縛,胸中磊落,筆底自在,造型和筆墨,迥然不與人同。說他無古無今,無本無法可;說他獨出機杼,別開生面也無不可。但畫中的豪氣、書卷氣以及靈氣,都是誰都不能否認的。原本他只作水墨畫,取其方便,一缸水,一瓶墨汁就足以揮灑。后來對色彩有了興趣,大紅大綠,燦然成章,熱情向上的精神躍然紙上,但不火不俗,一如其人。近年,他脫卸了領導職務,盡管學術著作不斷,心境卻寬松多了。三年前忽然作起山水畫來,當然仍是簡筆、逸筆,草草而成?;蚴枇诌h岫,湖天空闊;或奇峰疊嶂,大漠孤村。有屬他夢中家山的,也有屬他萬里行腳的印象的。啟功、楊仁愷諸公見了十分贊賞,稱他胸有奇氣、眼有奇景、筆有奇趣。無怪有朋友要嘆之為不學而能了。其實,馮先生不只勤于學,而且善于學。學史、學文、學詩、學哲學、學考據(jù)“學而鉆,鉆而精,精而通?!睂τ诋?,他說過這樣一句話:“看就是學”。所以,凡有好的畫展,不論古今,他總擠時間去看;有好的畫冊,無論貴賤,他都買。尤愛看名家作畫,有時被劉海粟、唐云拉著合作,他也捋手而上,絕不畏縮??吹枚嗔耍挠徐`犀,筆底自然有了靈氣。畫畫拙樸難,拙樸而有靈氣尤難,馮先生毫不費力地解決了這一對矛盾,倒是值得稱奇的。有朋友稱馮先生的畫為文人畫,也有稱之為學者畫、才子畫的。確實,就作畫動機而言,他完全有別于職業(yè)畫家;就構圖、造型、筆墨而言,他也不象職業(yè)畫家那樣去下死功夫;但他宏博的學養(yǎng),豐富的人生閱歷及對中國文化精神的通透把握,則是當今任何一個職業(yè)畫家都無法比擬的。他的畫簡單真率、粗枝大葉了了數(shù)筆,但瀟灑雅致的書卷氣也是很多畫家所缺乏并很難具備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古人對文人畫家的苛刻要求。前者,馮其庸先生已以他等身著述及滿腹學問交了答卷;對于后者,他更是好之、樂之、且身體力行之。神州大地,除西藏之外,幾乎到處都有他的足跡,尤以七赴新疆,涉荒漠,履冰川,造奇歷險,勾沉稽古,到人所未到及不敢到處為平生壯游。一方面考察做學問,一方面觀察江山四時之變,造化神工之奇,遼廓其胸襟,涵養(yǎng)其心性。明人董其昌說:“南方山水,蘊藉而縈紆,人生其間,得氣之正者為濕潤和雅,其偏者則輕佻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間,得氣之正者為剛健爽直,其偏者則粗厲強橫。”馮先生的畫,剛健爽直中內蘊濕潤和雅,想正是得到山川正氣的緣故。馮先生長于書法,這是眾所周知的。早年,他醉心二王,后得王蘧常、張正宇等前輩指授,積學數(shù)十年,終于自成面目。他的行書,舒展流暢,外柔內剛,風神灑脫,比之當今書壇任何一個書家而絕無遜色。用如此精湛的書法筆意入畫,他畫中的點線,因之又多了一種韻味、一份含蓄、一重張力。加上題句雋永,就越發(fā)耐人咀嚼。如十多年前寄我的《水墨葡萄》上題道:“夜深獨醉,苦憶光華,作此以寄遠念。”這是他深夜撰文至凌晨三點猶無睡意,于是舉杯獨酌,想起南方的幾位朋友,于是作畫投贈。讀這樣的畫,你會覺得其中的一筆一墨都有了生命,都洋溢著作者的熱情。再如他另一幅《葡萄》,作于文革后不久,當時鄧小平因遭四兇迫害,免去代總理職務,身處險境,四人幫又刮起了“批鄧”的逆風,葉帥等則在盡力保護,為此馮先生憤而揮毫作潑墨葡萄,畫上題句云:“莫嫌老藤多枯枝,猶有明珠葉底藏。”以諧音與隱喻,表達了對領袖人物的敬仰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從字面看,詩句與畫意儼然合拍,不露一點斧鑿痕跡,真是妙到毫顛了。他還畫過一幅《井蛙圖》,詩句我已失憶。大意是莫看井蛙徹夜鼓噪,一到天明,便會銷聲匿跡。諷刺“四人幫”,可說是入木三分。感觸時事,抒寫郁勃,是馮先生作畫的一大特色;詩畫互闡,相得益彰,是他又一特色;詩、書、畫三絕,則更是空谷足音了。當今畫壇,俗氣、邪氣、市儈氣、傖父氣肆行泛濫,想求一張可以怡養(yǎng)性情的畫已是十分難得了。馮先生的畫,正以它特有的風骨和濃厚的文化氣息為畫界注入一股清新之風。當然,作為一個文人畫家,如果我們要用所謂畫理、畫法去苛求馮先生作品的話,那就失之千里了?!罢摦嬕孕嗡?,見與兒童鄰?!逼鋵崳耙娕c兒童鄰”的不只是形似問題,蘇東坡不過舉其一端而已。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