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5/20 21:18:12 來源:藝術中國
《行走的男人,遠去的馬》展覽海報
撰文_ 孫藝菲
蘇新平個展《行走的男人,遠去的馬》近日于東京畫廊+BTAP舉辦,本次展覽由田畑幸人擔任策展人,段少鋒擔任執(zhí)行策展人,展出了藝術家蘇新平近幾年的手稿、油畫和雕塑作品,是蘇新平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精選呈現(xiàn),展覽將持續(xù)至6月15日。
蘇新平是當今中國現(xiàn)代藝術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終致力于探求純粹的藝術語言系統(tǒng),始終在一個名為“歸真”的旅途中前行,其創(chuàng)作涉及油畫,版畫,影像,雕塑等。
喬納森 · 古德曼曾評價蘇新平:“他是一個嚴肅而沉重的藝術家,他的敏感呈現(xiàn)在他狹長的風景當中,這是拒絕擁抱過去的史詩。”也許是蘇新平生在內蒙古的緣故,他始終青睞沉默的馬、人、陰影與荒原,以此為主題的作品展現(xiàn)出他對自然與人性深層次的洞察,也映射了他對生命、時間和存在的哲學思考。
本次展覽是一次跨越時間的呼應,如果說蘇新平80年代創(chuàng)作的作品《躺著的男人與遠去的白馬》是自己當時狀態(tài)的寫照,那么本次以《行走的男人,遠去的馬》為名的展覽則是對近年他藝術創(chuàng)作一次純粹而真誠的回望。
隨著蘇新平大型雕塑作品圖像的廣泛傳播,“行走的男人”這一形象已經逐漸演變成為當代精神象征之一。而“遠去的馬”,則勾勒出藝術家對于“行走的男人”形象之外的內心深處的真實寫照,他在心中再一次回到了藝術開始的地方以及理想主義的起源。
蘇新平的作品中存在著不同層次的空間關系,又有著獨特的視角和距離感,龐大的身軀和遠處的風景與馬構成多重的空間交疊關系,正如同蘇新平一直以來處理自己與世界的關系——他既是藝術生態(tài)的參與者,同時卻又不斷地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與藝術生態(tài)中各要素之間的相對位置,他傾向于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我”的旁觀者角色。
作品中,人物背后那些龐大的陰影以及隱約可見的寓言式儀式感,營造出一種深邃的意境。他成功表達了人類與命運之間的復雜關系,包括永恒的掙扎、深刻的焦慮和不斷的迷茫。通過在現(xiàn)實與虛置之間的靈活轉換,蘇新平力圖在其作品中顯現(xiàn)個人的理念和情感深度。
馬與人象征性地映射出蘇新平對自然的深刻洞察和哲學思考,這一主題也貫穿了本次展覽。通過對“天”、“地”、“人”三重維度的探究,蘇新平將其對自然界的崇敬以及對人性的內省,以多種材料和形式呈現(xiàn)出來。如本次展覽策展人田畑幸人所言:“通過蘇老師的作品,我們強烈的感受到他在追問事物的本質,追問人為何物。”
藝術家介紹:
蘇新平,1960年生于內蒙古集寧市,1977年入部隊服兵役,1983年畢業(yè)于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畢業(yè)后在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任教。1989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獲得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2014年至2022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現(xiàn)為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部分展覽作品:
背影 81×65.5cm 布面油畫 2024
回頭之馬 160×200cm 布面油畫 2023
蒙古馬3號 60×80cm 布面油畫 2024
蒙古馬6號 130×100cm 布面油畫 2024
站立的男人2號 260×200cm 布面油畫 2023
(本文圖片提供:東京畫廊+BTAP)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