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3/14 21:15:42 來源:中國藝術報
“無量壽尊佛”織錦圖軸
清華大學藏有一軸清乾隆朝的內(nèi)府巨制“無量壽尊佛”織錦圖軸,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矚目與驚嘆。此作整體幅面闊大恢弘,人物惟妙惟肖,配色豐富絢爛,工藝登峰造極,是清乾隆朝“技”與“藝”的完美融合。
畫心部分從上至下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由織金“無量壽尊佛”五字及五彩祥云與日月所構(gòu)成。中間的祥云樣式呈蝙蝠狀,托舉起“無量壽尊佛”字樣,“無量壽尊佛”指“壽無量”的諸尊佛,取“福壽與天齊”。畫面的左上方一朵祥云高捧一圓日,其內(nèi)飾有紅天流云,蒼石草葉、回欄花窗,右方樹木繁茂,背后樓閣高聳,中有健碩的三足金雞昂首啼鳴,生動細膩地勾勒出日宮的一隅。畫面的右上方一朵祥云高捧一圓月,其內(nèi)飾有黃天白云,樓閣回欄;左邊一棵桂樹高聳入云霄,蒼叢點點;中有一通體雪白,雙目紅亮的玉兔呈站立狀,持杵臼搗藥。第二部分則是由左右各自的供養(yǎng)飛天及彩色華蓋構(gòu)成,供養(yǎng)飛天人身鳥羽,身披彩色飄帶,呈跪飛遨游之姿,頭簪鮮花,神態(tài)各異,其手捧的供品應是依據(jù)佛教的八供養(yǎng)轉(zhuǎn)化而來,有“飲水、浴水、花、香、燈、涂香、食、樂”,代表“色、聲、香、味、觸”。兩組供養(yǎng)飛仙的中央及主尊的上方是一頂以祥云瓔珞裝飾的彩色華蓋。畫面的第三部分則是畫面的主體部分,塑造出豎三世佛。三尊佛均慈悲肅穆,法相金身,著通肩式袈裟,結(jié)跏趺坐于須彌蓮花寶座之上。主尊釋迦摩尼佛的前方站立著他的兩位弟子,年輕的阿難尊者和年長的迦葉尊者。畫面的第四部分為十八羅漢及四大天王,十八羅漢左右各九,寓意“長久”。人物眉目塑造栩栩如生,衣紋褶皺生動流暢,呈現(xiàn)出高超細膩的織造水準。有手捧寶塔的蘇頻陀、白眉長飄的阿氏多、手捧小獅的羅弗多、手握芭蕉扇的伐那婆斯等,其中有位身著紅袍,頭戴斗笠,神情恭敬肅穆的戴笠羅漢為乾隆帝本人。四大天王左右各二,左邊一組為北方多聞天王和西方廣目天王,右邊一組為南方增長天王和東方持國天王;天王們身著莊嚴甲胄,圓目怒睜,各持法器,以護持四洲。在十八羅漢與四大天王的中間,織造有一團如意彩云,托舉一青色大花盆,內(nèi)飾一大束寶相蓮,第五部分由五彩祥云與立水紋構(gòu)成,取“福山壽海,連綿不斷”。畫中共鈐有九方印章,紅日右上方鈐“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方印、彌勒佛寶座的五彩祥云旁鈐“秘殿珠林”朱文方印。彌勒佛蓮花寶座底旁鈐有“乾”“隆”連珠朱文印,此二印為陽文印,上圓下方,圓印三橫,是為“乾”,方印為“隆”,合為“乾隆”,也暗含“天圓地方”。燃燈佛五彩祥云蓮花座旁鈐有“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朱文印,“靜挹古香”“蓮華室”朱文印則以上下鈐印的方式,置于左邊十八羅漢之旁。其中“靜挹古香”當為殿座章,位于北海公園瓊島西麓的悅心殿西間內(nèi),在乾隆時曾掛有“靜挹古香”之匾,當為舊時貯藏之所。
畫面的緣邊紋樣看似為裝裱,實乃采用定位布局的方式通織而成,使用了宣和裱樣式。宣和裱產(chǎn)生于宋徽宗宣和年間,故名。因要加長畫面,故適合扁形或方形的畫心。清華大學所藏“無量壽尊佛”織錦圖軸上方置有天桿、軸頭,天頭中間飾有兩條驚燕帶,驚燕最初指的是在天頭上縫綴的兩條絲絳,可以在微風吹拂的時候輕輕擺動,用以驅(qū)趕停落在畫上的鳥獸或者蠅蟲,后來逐漸演變?yōu)橐环N裝飾元素,不再具備驅(qū)蟲功效。此處便是作裝飾之用,驚燕主體由六字箴言及六團婆娑花構(gòu)成,天頭部分則以深藍、淺藍共同作用提織出遍地團婆娑花紋樣做鋪地。上、下、左右隔界則以彩織圖婆娑花做連綴狀裝飾,形成“錦上添花,連綿不斷”之態(tài)。地頭部分的裝飾與天頭部分同。畫面左右距的部分由古銅色織物做邊,用于畫面緣邊部分的加固,延緩緣邊磨損。清宮中織繡的唐卡多數(shù)由正殿喇嘛畫底稿,交由南邊進行織造。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此幅“無量壽尊佛”織錦圖軸可知其緣邊裝飾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稀世奇珍“石青地極樂世界織成錦圖軸”相同,而這幅作品是由蘇州織造制作而成。
清宮唐卡的繪制主要是由中正殿和造辦處這兩個機構(gòu)完成的,其制作過程必須有喇嘛參與。通常先由中正殿起稿后恭請御覽,再根據(jù)圣諭修正后定稿,待裝裱完成后還需再交回中正殿,進行開光、慶贊等活動,對于重要唐卡,還需祈請如章嘉呼圖克圖這樣的大喇嘛來完成神圣莊嚴的儀式?!盁o量壽尊佛”織錦圖軸據(jù)傳是乾隆帝為母慶壽所制,當年應采用了織錦、緙絲、刺繡三種工藝?,F(xiàn)在同類主題的實物作品還可見中國國家博物館“無量壽尊佛”織錦圖軸(舊藏清華,1959年調(diào)撥至中國歷史博物館)。頤和園藏“無量壽尊佛”緙絲圖軸,根據(jù)記載此作在每月十五都會被懸掛在五方閣建筑群的佛龕之內(nèi),用來祈求國泰民安。在承德避暑山莊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萬法歸一殿中還懸有一巨幅“無量壽尊佛”刺繡圖軸,據(jù)說是根據(jù)日本關野貞、竹島卓一著的熱河影集與解說中的老照片為依據(jù),于上世紀80年代復織懸掛此處??梢?,此類巨幅圖軸舊時當是被懸掛在如萬法歸一殿此類皇家佛教殿宇中。同時,此類重要的巨制唐卡,當都是由著名如章嘉呼圖克圖這樣的大喇嘛完成的開光儀式。
此作一度被認為是緙絲技法,實則為織錦技法。其組織質(zhì)地為三枚經(jīng)斜紋地,起三枚緯斜紋花的結(jié)構(gòu),以石青色為地緯,顯花彩色絨緯和捻金線做長拋梭。彩色絨緯線分段換梭,色彩多達二十種。有深、中、淺色階的藍色、綠色、棕色、紅色、黃色,并采用了白、米白、米黃、粉色及圓金線,其中雙股赤圓金線用來表現(xiàn)人物的肌膚,彩色絨緯線及單股金線用來表現(xiàn)人物的衣紋及亭臺樓閣、祥云花籃等部分,在顯花時候會加絲點固結(jié),人物衣紋、界臺、花籃等處,在周邊用較細的墨綠色絲線勾邊,用以加固圖案,增添穩(wěn)固性。經(jīng)過對天頭部分的分析可知,其組織質(zhì)地為典型的唐代緯錦結(jié)構(gòu),花地組織相同,由二組經(jīng)線和三組緯線交織而成,其中一組接結(jié)經(jīng)呈二分之一斜紋,這與宋錦中的接結(jié)經(jīng)相匹配,而另一組“夾經(jīng)”在宋錦結(jié)構(gòu)中起地經(jīng)作用。宋錦是在唐錦的結(jié)構(gòu)上發(fā)展變化而來,兩者的確可相融通,但共用作用于同一織錦,極其罕見;這幅作品在織造工藝也與云錦中的妝花抹梭技法相同。
“無量壽尊佛”織錦圖軸是清乾隆朝的內(nèi)府巨制,凝聚著清朝最輝煌的歷史歲月,呈現(xiàn)出清朝最精湛的織造工藝,為我國的工藝美術史添加了濃烈絢爛的一筆。即便歷經(jīng)跌宕起伏,飽受歲月風霜,也依舊留存著往日光輝,為我們訴說著那段歲月的故事,呈現(xiàn)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織繡的璀璨。
?。ㄗ髡呦登迦A大學藝術博物館館員)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