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9/5 18:30:44 來源:江海子 新意象水墨
如果說尚明兄帶我們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對于從事藝術探索39年(從考進南通師院美術系算起)的我是一次考察、學習與借鑒,繼之看新加館博物館則是帶著一股敬畏之心去凝聽歷史的回聲,以養(yǎng)吾浩然之氣,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參觀“黑石號沉船大唐的文物”則是突如其來的一場“驚艷”與心靈的碰撞,我簡直不敢相信,在異國他鄉(xiāng)我會看到1200年前先人如此眾多數(shù)量的杰作與凝寂的奢華。
大浪淘沙,白云蒼狗,上蒼以這近乎苛刻、特殊的方式為我們留下了這如此豐富、珍貴的視覺盛宴與心靈的震撼。
筆者曾經做過6年的絲綢圖案設計師,我們應用的往往是四方聯(lián)續(xù)與二方聯(lián)續(xù),而在這個上面的“適合紋樣”則更近似于獨立繪畫,跟國內大多出土的文物圖案風格大為不同,自由、奔放、灑脫、彪悍……得顯然是“傳統(tǒng)”中又融入了外來民族的元素。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出口產品”
黑石號是指1998年德國打撈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島海域一塊黑色大礁巖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艘唐朝時期的一艘沉船,又名為“BatuHitam”。該船只的結構為阿拉伯的縫合商船,裝載著經由東南亞運往西亞、北非的中國貨物,僅中國瓷器就達到67000多件。出水的文物包括長沙窯、越窯、邢窯、鞏縣窯瓷器,還包括金銀器和銅鏡;其中3件完好無損的唐代青花瓷盤尤為引人注目。因為出水長沙窯瓷碗上帶有唐代寶歷二年(826年)銘文。
“黑石號”文物揭秘 沃特法原先只是德國一家水泥廠的老板,他聽廠里印尼工人提到婆羅洲和蘇門答臘之間的島嶼水域沉沒有古代珍寶,1996年,他帶著潛水裝備與印尼工人趕往傳說沉有寶藏的水域。1997年沃特法發(fā)現(xiàn)了明代鷹潭號沉船(音譯),1998年又發(fā)現(xiàn)了馬熱尼號沉船(音譯),并于同年在勿里洞島外海一塊黑色大礁巖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艘沉船,將其命名為“BatuHitam”,中文意譯為“黑石”號。對“黑石號”的打撈始于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基本完成,從2000年開始對打撈文物進行整理。因為出水長沙窯瓷碗上帶有唐代寶歷二年(826年)銘文,結合其他器物考證,沉船的年代被確認為9世紀上半葉。
用“片片珠璣”來形容,有點埋汰了“它們”,曾經一千多度的高溫淬煉又經過1200多年暗無天日海底世界的浸潤,暗流涌動,驚濤駭浪的拍擊,得天地海之精華的鐘靈毓秀,已呈現(xiàn)出琥珀光澤般的質地,深沉中透著淡淡的清香,古樸中蘊含現(xiàn)代藝術的氣息,它靜靜地無言,它默默的沉思,它郁郁寡歡又似淡淡的自喜。它在審視著如潮水般匆匆流逝而過的人流,亦如它曾經浸泡過的涌浪與水花。
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帶有阿拉伯風格的圖案和裝飾,說明唐代長沙窯為了適應西亞市場需求而調整了自己的產品特色。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是中國畫的一種美學理論,它闡述了一個追求精神上的似或形式上的似的問題,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個經過海底環(huán)境弄的變了形的陶罐仿佛是這句經典名言的配圖,在原先造型優(yōu)美、滑潤的造形上因海石花的寄生、漫延、缺損,斑斑駁駁,高低錯落所形成的“無厘頭”花絮,組成渾然一體全新的藝術“語言”,猶如一件現(xiàn)代裝置藝術作品。若從繪畫的角度不也是一件綜合藝術作品么?
人為的審美,加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隨著上千年的變遷、沉積、幻化成今天這副模樣,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感覺與啟示?
大自然是最偉大的導師,道法自然才是通向藝術自由之路的真正源泉。
對于我們觀者這似乎是抽象的畫面,而對于海石花的繁衍與生長確是具象的存在。
奇妙的組合,大膽的創(chuàng)意,優(yōu)雅的弧形線條與粗糙“面”、點的奇妙結合。而這“面”之中也是規(guī)則與不規(guī)則的“精心設計”,大美無言。
這象1200多年前“大唐”古人的出手嗎?灑脫、概括、簡約、很現(xiàn)代了!
波浪型的排列讓我們屏聲停息去傾聽大海與歷史的回聲、深深的敬畏與悲欣交集。
當我們從黑石號沉船陳列館出來的剎那間,新加坡河面上的落日余暉、金融合璧給從1200年前那場史詩般悲劇氛圍“穿越”出來的我們仿佛一束智慧之光,給人以無限的啟迪與暇想……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