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術作為一種資源需要挖掘羅馬納沃娜廣場上的花鳥字攤位 廣場文化是歐洲一些具有悠久歷史傳統(tǒng)的城市文化特色之一。因為在這些城市的格局中,不僅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廣場,而且在這些廣場中,雕塑、噴泉作為廣場的主體,成為展示文化特征的語言符號,廣場也就成了國家文化的一面鏡子。 在羅馬,有各種大小不等的廣場,現(xiàn)如今這些廣場雖然仍具有紀念性的意義,但是,它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旅游或休閑的場所。在具有巴羅克風格的納沃娜(PIAZZA NAVONA)長形廣場上有三組雕塑噴泉,其中間的“河之泉”是貝尼尼的最重要的作品,而它的對面是一個17世紀修建的教堂。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文化的氛圍內(nèi),現(xiàn)在有活人雕塑,有賣油畫和紀念品的攤位,非常熱鬧,但令人眼睛一亮的是廣場上還有6個以上的中國人的花鳥字的攤位,攤主都是溫州的民間藝人。寫一幅花鳥字3歐元,這里的攤主一天大概能寫100多幅,應該說他們在沒有太多知識貯備的異域他鄉(xiāng),這些并不具有很高水準的民間藝人能有這樣的營生,算是可以的。 納沃娜廣場上的雕塑之一 納沃娜廣場上的雕塑之二 納沃娜廣場上的噴泉 中國的花鳥字源流一般可以上溯到中國文字的起始,又可連接到春秋末器物上所刻的鳥蟲篆和西漢時期的錯金銀文字,也是自漢以來“飛帛板書”的延續(xù)。在明崇禎版的《三十二篆金剛經(jīng)》中就集中了鳥篆、蝌蚪篆、龍書、雕蟲篆、纓絡篆、鳥跡書、麟書、龜書、鸞鳳書、龍爪篆等多種花鳥字。在中國文人畫藝術高度發(fā)達之后,花鳥字就退居到民間藝術的行列。 花鳥字的基本組成有一定的規(guī)律,一般由植物(花、竹、筍、松、梅等)、動物(鳥、蝶、鷹、鶴、魚、蝦、鷗、龍、蛙等)以及山峰、太陽、帆船、云霞、水波等組成。而書寫花鳥字的“筆”,有的是竹片,有的是橡膠皮,有的是木片,有的是用木片夾著海綿??傊歉鞅M所能,為主的“筆”較寬,另有幾只窄些的“筆”作為輔助。在這種“筆”上并列蘸上各種不同的顏色,在紙上盤旋曲折,便留下如彩虹一般美麗的畫痕。這些畫痕一般都構成大家所熟悉的吉祥語句。 花鳥字是傳統(tǒng)的書畫結合的另一種形態(tài),這也是中國的特產(chǎn)之一?;B字在中國的許多地區(qū)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風格,在臺灣,不僅有專門的教學課程,還有專門的花鳥字網(wǎng)站?,F(xiàn)在偶爾可見于國內(nèi)的一些旅游景點之中還有一些花鳥字的攤點,民間藝人或給游客寫姓名,或寫一兩句好聽的話作為紀念,但是,能夠像羅馬那樣一個人一天可以寫100多張的可能是沒有。主要的原因是,花鳥字往往被認為是俗物而為人們不屑一顧,這是中國民間藝術在社會整體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普遍問題。 盡管花鳥字在羅馬是一種民間的不太起眼的商業(yè)行為,但是它所附帶的國家文化的形象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民間藝術走出國門,特別是以民間的方式出現(xiàn)在廣場文化之中,是一種特別的宣傳中國文化的方式,也有著特別的意義。 作為民間藝術的花鳥字在羅馬成為謀生的一種手段,成為羅馬廣場文化中的一個景觀,能夠引起我們對許多相關問題的思考。其中之一就是民間藝術作為一種資源需要挖掘,需要市場化的開發(fā)。中國的民間藝術有很多,除了花鳥字還有剪紙、泥塑等其它手工藝,這些民間藝術都有可能進入到像羅馬這樣的廣場文化之中。為了適應市場的要求,也為了適應新的審美變化,民間藝術還有個發(fā)展的問題。比如花鳥字在羅馬,就不僅僅是寫中國字,還寫英文或意大利文,這是花鳥字在過去所沒有的內(nèi)容,是花鳥字的發(fā)展。而只有這種變化和發(fā)展,花鳥字才有可能融入到羅馬的廣場文化之中。 |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