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中國紫砂藝術年鑒2017-2018之范建軍 “中國紫砂藝術年鑒 2017-2018”項目意在總結、梳理中國紫砂藝術獨特的民族藝術語言與嶄新魅力,同時在當下的基礎上擴展開來,瞻仰未來新的面貌。在項目的行進過程中進行學術上的探討與精進,同時提供一個交流與解讀的全新藝術角度。 此項目包含《中國紫砂藝術年鑒 2017-2018》書籍與“薪火相傳:行進中的中國紫砂藝術”學術邀請展兩部分。 《中國紫砂藝術年鑒 2017-2018》一書以紫砂藝術家為敘述單元,全景梳理和再現(xiàn)本年度中國紫砂藝術發(fā)展與繁榮全貌,忠實、客觀地記錄中國紫砂藝術領域代表性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情況,清晰地體現(xiàn)中國紫砂藝術傳承發(fā)展的蓬勃狀態(tài)。 力求以學術為標桿,以紫砂藝術家為基本敘述單元,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和再現(xiàn)2017-2018年度中國紫砂藝術的發(fā)展和繁榮全貌,力求客觀、公證,以年鑒的方式,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本實實在在的中國紫砂藝術的工具書。 “中國紫砂藝術年鑒 2017-2018”項目 第三十一期推薦紫砂藝術家:范建軍
一、藝術家簡介 范建軍 ,字一明、奕明 ,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陶協(xié)陶瓷設計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江蘇省陶瓷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民進中央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理事,無錫甲骨文學會副會長,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設計學院兼職教授。 一九七九年受教于著名陶刻名家談堯坤老師。一九八0年考入宜興紫砂工藝廠,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為師,系統(tǒng)學習書畫及紫砂陶雕刻技藝,長期受到老師的嚴格教誨及認真指導,認真學習,刻苦鉆研,逐漸形成自己的雕刻風格,所刻作品刀法嫻熟,線條流暢,并形成紫砂“微刻”裝飾的獨特風格。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三年,進無錫輕工業(yè)學院造型系進修,主修陶瓷造型設計及裝飾。一九八八年,畢業(yè)于無錫輕工業(yè)職工大學裝潢美術專業(yè),回紫砂工藝廠研究所工作,隨母親曹婉芬(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系統(tǒng)學習紫砂陶設計制作技藝,大師言傳身教,自己刻苦學習,在專業(yè)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設計的作品題材豐富,裝飾手法多樣,既有傳統(tǒng)造型,更多富有創(chuàng)意,融古人詩意的作品,如《明月松間照》、《凌風勁節(jié)》、《鐵骨冰姿》、《竹韻梅馨》、《東籬采菊》、《夭嬌蒼龍》、《秋艷》、《競秀》等茶器具。
《壺藝掇英》組壺獲第四屆全國陶瓷評比二等獎,景德鎮(zhèn)國際陶瓷精品大獎賽二等獎; 《紫砂文具》獲第五屆全國陶瓷評比一等獎; 《凌風勁節(jié)》茶具獲江蘇省工藝美術評比二等獎; 《葉落歸根》入選香港回歸名家作品展; 《佛教圣地》組壺獲杭州西湖博覽會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潤玨茶具》獲三十七屆全國工藝品博覽會銀獎; 《荊溪十景》組壺獲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yōu)秀作品評選》金獎; 《鐵骨冰姿》茶具獲第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展優(yōu)秀獎; 《星際壺》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 《凌風勁節(jié)》文具獲第三屆無錫太湖博覽會紫砂藝術大展“太湖杯”金獎; 《印象絞泥》獲第八屆全國陶瓷評比銀獎; 《秋艷》獲江蘇省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 《如意漢扁》獲韓中陶瓷名人展金獎; 《六方井》獲藝博杯迎世博紫砂藝術大展金獎。 并有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閣、韓國國家美術館、天津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無錫博物館等收藏,應邀出訪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在中央工藝美院、日本等主辦個人展覽。
二、藝術家成就評說 范建軍的壺藝境界:詩畫入壺 在宜興紫砂藝界省級工藝大師里,范建軍是不可多得的陶刻、制壺的雙料好手,他的作品集詩詞、書畫、文學、篆刻、金石等雕刻裝飾藝術于一身,與壺型融合得渾然一體,散發(fā)出淳樸率真、古雅大氣的氣息,在復古與傳統(tǒng)中微妙地表達著現(xiàn)代人的意趣。 當我們風塵仆仆趕赴范建軍位于宜興紫砂工藝廠的工作室時,讓我們印象深刻的遠不止作品本身。范建軍是個很有藝術范的人,微長的頭發(fā),沉靜而略有所思的目光,都讓他看起來顯得與眾不同。在我們的思維定勢里,大師往往有著張狂或孤戾的個性,范建軍卻是個例外,在半天的采訪中,他語速不快,溫和謙遜,猶如用一把好壺釀出的茶香,給人醇厚盈屋的歡喜感。
紫砂世家 結緣陶刻 范建軍出生于宜興的紫砂世家,外婆和母親、阿姨都是紫砂從業(yè)者。本世紀50年代,宜興紫砂工藝廠建廠,顧景舟、朱可心等7名老藝人被請進廠做輔導員,范建軍的母親曹婉芬是第一批進廠學藝的學生?!爱敃r廠里都是計件制,母親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廠里干活,為了不耽誤工作又方便照顧,我的搖籃就放在她手邊?!?懂事后的范建軍藝術范開始漸漸顯露,與大多數(shù)紫砂子弟不同,別人在玩紫砂泥巴的時候,他卻在練習書法和繪畫。經常是放學后回到家里,拿出柳公權、顏真卿等名人書畫的作品靜靜臨摹。即使到廠里玩耍,他也是在雕刻車間里,認真地觀察各種技法。雕刻與紫砂的完美結合總是讓他感到非常舒暢,用他現(xiàn)在的話說,是“像在與一種唯美的藝術語言進行交流”。 出于對書畫的喜愛,1979年高中畢業(yè)的范建軍在參加紫砂工藝廠第三批招工時,毅然報考了陶刻工種?!斑@個工種要求要有書畫功底,比制壺苦也比較難考?!弊鳛楫斈瓯讳浫〉?人之一,范建軍受教于著名陶刻藝人談堯坤,1980年12月范建軍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工作,有幸拜鮑志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為師學習紫砂陶刻藝術。雖說學的是紫砂陶刻,但范建軍卻在書畫上很下功夫,也就是說,他把一半時間用在陶刻上,另一半時間用在了書畫上。他的這種“功夫在詩外”的做法,深得鮑志強大師的贊賞:一個不懂書畫的人,很難在陶刻上有所建樹;一個想在陶刻上有所建樹的人,必須具有扎實的書畫功底。范建軍揮筆寫字,字寫得越來越活;提筆作畫,畫越來越好。在此期間,他還先后進入無錫輕工業(yè)學院(今江南大學)工業(yè)設計系、無錫輕工業(yè)職業(yè)大學裝潢美術系學習,他把在學校學到的現(xiàn)代設計及裝潢知識融入個人的藝術實踐中。他在提高書畫水平的同時,自身也日日夜夜被書畫藝術滋養(yǎng)著。
詩情壺意 相得益彰 1988年學業(yè)結束后的范建軍回到廠里的研究所隨母親曹婉芬(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學習制壺技藝,并開始嘗試著將雕刻與制壺相融合,獨立創(chuàng)作一系列的紫砂作品。“特別感激在研究所的那段日子”,范建軍說,“當時車間以指定工作量的方式來要求工人,而研究所不講究數(shù)量著重的是產值,這給了我充裕的時間思索,進行充分的藝術創(chuàng)作?!?990-2000年這段時間里,范建軍創(chuàng)作了一批堪稱“詩情畫意”的紫砂作品。他將紫砂的形態(tài)與古典詩詞的名句和雕刻的畫面結合在一起,達到了“詩為壺魂,畫中有詩”的境界。從他的作品中,人們仿佛能讀到或蒼勁、或明朗的詩,又好像展開了一幅幅筆墨淋漓的畫。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明月松間照”、“凌風勁節(jié)壺”等,廣受業(yè)內好評。其中“凌風勁節(jié)壺”于1997年獲得江蘇省工藝美術評比二等獎;2005年獲第三屆無錫太湖博覽會紫砂藝術大展“太湖杯”金獎。
突破傳統(tǒng) 重塑價值 僅僅是將陶刻與制壺合二為一不是范建軍想要達到的最好效果,從早期遵循傳統(tǒng)的陶刻方式,不斷改變古詩句的字體來產生不同的裝飾效果外,范建軍一直在思考一種更有感染力的表現(xiàn)方式。1996年開始,范建軍開始嘗試在傳統(tǒng)的器型上,將書法、篆刻、印章等技藝融會貫通,從整體布局到細節(jié)體現(xiàn),都做了精妙的安排,將它們變成一幅幅由濃淡筆墨和點線面塊構成的完整畫面。多一分則過,少一點則弱,同樣是一把壺,范建軍的作品,畫意濃濃撲面而來,溫和又充滿著神韻。磚方壺”就是在這樣不斷的思考與嘗試中制作出來的代表作之一。挺括大度的壺身上,精心安排了高古的篆書,長篇的詩歌以及布位恰到好處的紅色印章,讓整體顯得和諧優(yōu)美。 在裝飾風格上,范建軍坦言師父鮑志強對自己的影響很大,他自創(chuàng)的亂刀法,雕刻注重變化,留白恰到好處,精妙的布局與奇巧的畫面,都讓自己受益匪淺。同時老一輩藝術家對藝術嚴謹?shù)膽B(tài)度,也讓范建軍恪守至今,“不管寫什么字,什么寫法都要有出處、有根據(jù),不能天馬行空胡亂創(chuàng)作?!辈⑹畮啄耆缫蝗盏貓猿种恐軐憰ǖ牧晳T,以保持自己對手感的熟悉。 將甲骨文大量運用到紫砂藝術中是范建軍又一個業(yè)內領先的創(chuàng)造,范建軍保留了甲骨文的結構,在書寫方式上融入自己的想法加以改造,將甲骨文的筆畫加粗,筆鋒圓滑,讓甲骨文更具裝飾性。沒有肆意霸悍、牽強附會,猶如一杯清茶、一首琴曲,令人回味悠長?,F(xiàn)在范建軍又嘗試著從古建筑、古玉雕甚至汽車線條上找靈感,再把它們與紫砂藝術相融合,以達到和諧一體的新的審美境界。 有人將范建軍的作品與文人紫砂的標桿“曼生壺”相提并論,范建軍則認為如今的時代已經出不了陳曼生這樣內容、詩句、設計都一手包辦的純藝術大師了?,F(xiàn)在的紫砂工藝師都需要學會在市場與自己的想法間達到平衡,“被市場認可又真正能夠代表當代文化精神的作品才是一件好作品?!?/P> 版權與免責聲明:【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wǎng)絡媒體,版權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
![]() |
![]() |
![]() |
![]() |
![]() |
![]() |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