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頁 共650條
|
|
云岡石窟:北魏的微笑
時間:2015/6/18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文/徐耀
圖為云岡石窟的標志——第二十窟露天大佛
南北朝的文化特點恰如微笑的佛陀和殘酷的佛傳故事,盡管外表輕視世事、灑脫不凡,內(nèi)心卻更加強烈地執(zhí)著人生,這種非常的痛苦,構(gòu)成了魏晉風度內(nèi)在深刻的一面。
■文心走筆
謹以此文獻給現(xiàn)實中焦慮不安的中國人。
于殺伐中崛起,在微笑中隱沒。
這是北魏,來自大興安嶺的鮮卑人建立的政權(quán)和創(chuàng)造的文化。150年歷史不長,但北魏對中華文化,尤其北方文化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北魏在其一百多年的相對穩(wěn)定統(tǒng)治里,留下了微笑的信仰,以云岡石窟為其文化標志。石窟里的佛像,無論早期的犍陀羅風格、中期的涼州風格、還是后期的南朝風格,佛像大多面帶微笑,或喜悅,或淡然。在那個動蕩不安、政治黑暗、民生苦難的時代,佛陀的微笑就是社會民眾的希望。
曾經(jīng)去過幾次云岡石窟,對其藝術(shù)美的感受逐漸加深。今年五一節(jié)中午陪人匆匆趕去石窟,在偏西的陽光下,瞻仰到了佛陀的微笑。第二十窟露天大佛是云岡石窟的標志,三點鐘的太陽把光芒拋向大佛,高挺的鼻梁和微微上翹的嘴角之間,一點點陰影使微笑更富有感染力。從正面觀看大佛,看到的是寧靜,換個角度就有不同感受。我本來在朝著第二十窟的西邊前進,不經(jīng)意間回頭,一瞥之下,石窟活了起來,“北魏的微笑”直達意念,佛陀在笑什么?為什么只有云岡石窟的佛像面帶微笑?是拓跋皇家對天下太平的滿意,抑或在教義熏陶下人們超脫了時代的痛苦?
宗教是異常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宗教藝術(shù)首先是特定時代和階級的宗教宣傳品,承載著信仰和崇拜,不只是單純觀賞的對象。當宗教被大眾接受之后,大眾的理念也會通過藝人的手摻雜到宗教藝術(shù)中來。北魏統(tǒng)一中國北方后,俘獲很多西域僧人和雕刻藝人、畫匠,歷史所謂涼州系高僧帶來西域風格的石窟建造方法,后來不斷融合漢族建筑特點和壁畫技法,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藝術(shù),是世所公認的藝術(shù)瑰寶。北魏后期,來自南朝的徐州系高僧得到北魏皇室的信任,于是云岡石窟造像由身材健碩、表情威嚴、目光和藹、氣度恢弘的西域-拓跋風格轉(zhuǎn)變?yōu)榍迨?、謙恭的面貌,最終由“秀骨清相”的北齊造像為這個時代畫上句號,而秀骨清相就已經(jīng)完全是漢族門閥士族的審美觀了。至于后世的佛像,唐朝造像柔弱(女性化)、夸張,再后世的造像無精打采,掩蓋不住佛教的衰落。后代的佛陀再也沒有微笑。
與其說微笑的佛像是云岡石窟最耀眼的美學特點,不如說北魏的微笑透射著魏晉南北朝文化的時代特點。
在云岡石窟最為色彩絢爛的第五窟到第十三窟,大量淺浮雕的佛本生和佛傳題材描繪了極度的肉體痛苦:割肉貿(mào)鴿、舍身飼虎、須達努好善樂施、五百強盜成佛等等,襯托著佛像的莊嚴。這些故事是地道的反理性宗教迷狂,其藝術(shù)卻激昂、狂熱、緊張,與佛像寧靜而微笑著的莊嚴主題形成對比強烈的渲染,將佛像襯托得更加至高無上,象征著世界的最高智慧。黑格爾論歐洲中世紀宗教藝術(shù)時說,把苦痛和對于苦痛的意識和感覺當做真正目的,在苦痛中愈加意識到所舍棄的東西的價值和自己對它們的喜愛,越長久不息地觀看自己的這種舍棄,就越發(fā)感覺到把這種考驗強加給自己身上的心靈的豐富。
魏晉南北朝的王朝更迭都起始于殘酷的殺戮,處于社會上層的門閥大族政治斗爭異常殘酷,門閥士族的頭面人物無可避免被卷入政治漩渦,名士們一批又一批被送上刑場,何晏、嵇康、張華、潘岳、郭璞、劉琨、謝靈運、范曄等等,至于涂炭的生靈則無可計數(shù)矣。門閥士族們既富貴又滿懷憂患,民眾朝不保夕、痛苦茫然,從上到下一致痛苦。于是南北朝的文化特點恰如微笑的佛陀和殘酷的佛傳故事,盡管外表灑脫不凡,內(nèi)心卻更加強烈地執(zhí)著人生,這種非常的痛苦,構(gòu)成了魏晉風度內(nèi)在深刻的一面。
南朝梁武帝蕭衍將佛教定為國教,傾國力建造大量寺院,并數(shù)次將自己施舍到寺院,真可謂虔誠,卻在侯景之亂中被活活餓死。北朝有所不同,沿襲自草原游牧習慣的皇室風俗,使得宮室常發(fā)生皇帝母子間的殘殺,可以想見北魏的皇帝們也內(nèi)心痛苦。于是佛陀成了全中國的信仰,那微笑中隱含著難以言說的掙扎。在這普天之下缺乏安全、正義的環(huán)境中,催生出魏晉文學的兩大代表人物,陶淵明和阮籍,分別創(chuàng)造了兩種不同的文學境界。魏晉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藝術(shù)成就在于文學中詩歌的獨立和登峰造極的雕刻,前者反映了由門閥士族發(fā)起的“文的覺醒”,后者反映了大眾的精神覺醒。
陶淵明超然世外,平淡沖和,但他也有平靜下的悲苦,“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詿o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不過總的說來,文學上的陶詩恰如百姓心中微笑的佛陀,是超脫苦難的寧靜。阮籍憂憤無比,慷慨任氣,灑脫不羈。從“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的苦悶到“周周尚銜羽,蛩蛩亦念饑。如何當路子,磐折忘所歸?!瓕幣c燕雀翔,不隨黃鵠飛。黃鵠游四海,中路將安歸?”的警惕,幾乎每首詩都從不同側(cè)面為人世苦痛和世道黑暗而憂憤。
文藝是政治先聲,文藝形式和審美心理的變化預示著社會的變革或轉(zhuǎn)折。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重大的轉(zhuǎn)折期。先秦列國為奴隸社會的宗法制度向封建社會前期的門閥制度轉(zhuǎn)變,曹丕確立的九品中正制從法律上規(guī)定了門閥士族的統(tǒng)治地位;魏晉南北朝直至隋朝和唐朝前期為門閥士族與庶族地主的斗爭期,唐朝建立的科舉制度確立了封建后期庶族地主的社會地位,北宋理學則打敗佛教和道教,重新確立了統(tǒng)一的意識形態(tài);到明代中葉,生產(chǎn)發(fā)展和商品經(jīng)濟的繁榮催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心學則為之后直至新中國成立之間的主要意識形態(tài),但滿清入關(guān)使中國的歷史車輪倒轉(zhuǎn),哲學失落、藝術(shù)退色。在這幾個重大歷史轉(zhuǎn)折期,普遍現(xiàn)象是社會動蕩、戰(zhàn)亂四起、民不聊生,社會缺乏統(tǒng)一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但恰恰這些動蕩時代是藝術(shù)創(chuàng)新和文學發(fā)展的醞釀期。以至于后人說,不讀六朝詩,不知唐詩味。
上承兩漢,下接唐宋,北魏以及南北朝以其三四百年的漫長變革成就了唐朝的輝煌,當北魏的微笑淹沒在蕪草從中,終于戰(zhàn)勝了門閥士族的庶族地主們高歌猛進,唱響了盛唐的絕句。北魏的微笑一直在那里,不管他面前的建筑修了壞、壞了修,不管門前多少足跡踏過。
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聲明】本文轉(zhuǎn)載自其它網(wǎng)絡媒體,版權(quán)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nèi)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