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3/9 19:30:2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有窗戶的畫室:潘玉良、周思聰、肖惠祥藝術作品展啟幕。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供圖
為迎接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而特別策劃的女性藝術家專題畫展“有窗戶的畫室:潘玉良、周思聰、肖惠祥藝術作品展”于2024年3月8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啟幕。
本次展覽集中展示潘玉良、周思聰、肖惠祥三位女藝術家的220余件繪畫作品,揭示了中國女性的成長歷程與中國社會演變的緊密關聯(lián),女性的精神解放預示著社會的日益完善。
據(jù)介紹,展覽“有窗戶的畫室”意在使觀眾通過作品這扇“窗戶”,看到她們在畫室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們用心靈創(chuàng)造的藝術。作為此次展覽主題“有窗戶的畫室”,它寓含兩重意思,一是指畫室的“窗戶”對于畫家的創(chuàng)作是必要條件:人物形象在自然光線下,畫家可捕捉其豐富微妙的色彩光影,并創(chuàng)作來自上天光亮啟示的藝術?!坝写皯舻漠嬍摇绷硪缓x貼近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本意——女性藝術家需要獨立創(chuàng)作的空間和條件。它也指20世紀中國女性需要的一種精神心理狀態(tài)——放開胸懷,朝向世界,為追求真理勇敢前行。為自己,為女性,也為整體人類的自由精神而奮斗。具體到現(xiàn)代中國轉(zhuǎn)型期的女性藝術家,一間“有窗戶的畫室”關聯(lián)到走出家門,追求經(jīng)濟、政治地位和人格的平等。中國現(xiàn)代美術史中女性藝術家地位的確立,就是建立在一代女性藝術家的成長和貢獻基礎之上的。
潘玉良是20世紀前期的女藝術家,她在走出國門學習西方藝術的潮流中,是同時期藝術家中的成功者。她憑自己的生命激情創(chuàng)立藝術風格,生存體驗成為她藝術創(chuàng)造的特殊動力。她傳統(tǒng)包袱較少,得以“輕裝上陣”地接近當時歐洲畫壇印象主義與后印象主義藝術潮流,并且展現(xiàn)出一種開朗、自然且有真切生活氣息的格調(diào)。她的藝術成就和她傳奇生命故事融為一體,媒體一般更多關注她的生活而不是她的藝術。潘玉良在現(xiàn)代美術史上地位的確立過程,也象征著女性和女藝術家為了獲得話語權而奮斗的歷史。
周思聰是20世紀中后期的著名女藝術家,她的作品是80年代中國水墨藝術轉(zhuǎn)型成功的標志之一。作為女性,她的聲音在時代合唱中顯得獨特而清亮,她不僅和同時代男性畫家一樣成功處理宏大的主旋律作品,更使這些作品帶著一位女性畫家的敏銳而溫柔的回聲顯得特殊。當她將筆墨轉(zhuǎn)向自身——用彝族女性背負沉重包袱比喻女性的艱難人生;用荷花出淤泥的夢幻比喻女性的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她的這種角度使同時代的廣大觀眾都能與之共鳴。
肖惠祥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壁畫創(chuàng)作中嶄露頭角,她的作品是對藝術與科學的春天來臨的歌唱——人們迫切需要破除長期單一的藝術禁錮,而憧憬嶄新變化的文化天地。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身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特藝系副教授,她對藝術形式和材料有特殊的敏感,她與同事一起,設計和制作了《科學的春天》大型陶瓷壁畫,成為新竣工的首都機場重要裝飾。在這幅作品的人物設計上,她大膽將立體主義藝術與幾何形體結(jié)合一起,以形式探索和視覺效果為重點而不是以題材為中心,這在當時中國美術界顯得新穎和大膽。肖惠祥被認為為整個美術界爭取新形式的開創(chuàng)樹立了標桿。
據(jù)悉,展覽將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7號、14號展廳展出至2024年5月5日。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