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義作品 《香山九老圖山子》翡翠
“我曾經和命運抗爭過,我的理想是成為藝術家、雕塑家,但是我卻成為一個工藝美術的藝術家,接受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是我卻希望自己能夠在我接受的命運里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工藝美術大師,這樣才會成為我圓滿的玉雕人生”。
見到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宋世義的時候,他安逸于當下的境遇,現(xiàn)在的宋世義更加喜歡一些“小情小調”的玉雕把件兒,閑來無事的時候設計作品畫稿,成為他退休之后的一份主要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極有情意的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當我們聽他娓娓道來五十余年的從藝經歷,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年過七旬的風度老人所經歷的人生歲月是那么的讓人稱道。
我的理想是成為雕塑家
“一直到我從北京那個工藝美術學校畢業(yè)之前,我都從來沒有想過我以后會干那種碎屑、灰塵滿天飛的玉雕工作,那個時候包括我的同學們,大家的心思還是覺得我們是搞美術的人才,學校的胸牌上,甚至我們還別有用心的摳掉‘工’字,變成北京藝美術學校,更別提我們對于工藝美術的概念了,完全沒有”,宋世義回憶起多年前的讀書經歷時,還抱有對美術工作者的渴望。
同時,對于宋世義而言,能夠從北京郊區(qū)農村考入到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已經是特別幸運的事情了。
“對于工美的概念完全是沒有的,從小到大,所接觸的和藝術相關的就是繪畫藝術和民間美術,我出生是在北京南邊的馬駒橋鎮(zhèn),廟會特別的多,也就是所謂的京味的小玩意很多,比如彩塑、風箏、臉譜、木雕等等,薈萃了非常多的民間藝人,這些東西對我的成長是潛移默化的”,談及兒時的一些玩物時,宋世義還歷歷在目。
宋世義 玉雕大師
但是此時的宋世義一心的興趣愛好都是繪畫上,尤其是進入小學的時候,碰到第一個藝術上的啟蒙老師,不斷的激勵著自己畫畫,進入初中之后,宋世義在另外一個老師的鼓勵上,才正式開始有了長大成為藝術家的想法,此時的宋世義更是被老師稱贊為“繪畫的天才”。
“這個時候和兒時就不一樣了,老師開始按照藝術院校附中的課程來教導我們,包括素描、水彩和圖案等,開始有了正規(guī)的訓練”,接近畢業(yè)的宋世義在這個時候第一次站到了人生的選擇十字路口上。工藝美術學校、藝術學院附中、美院附中三個選擇,工藝美術學校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主;美院附中是為中央美術學院培養(yǎng)和輸送后備力量;藝術學院附中是為學校培養(yǎng)教師人才,畢業(yè)之后要分配到各區(qū)域的學校去當老師。而這三個選擇對于當時身在農村的宋世義而來,無疑工藝美術學校和藝術學院附中的吸引更大,因為他急需要找一個管吃管住、有獎學金的地方。
宋世義作品 《竹林七賢》翡翠 獲2013年神工獎金獎
工藝美術學校是1958年新建立的一所工藝美術中專學校,雕塑專業(yè)、商業(yè)美術專業(yè)、織染專業(yè)等等,其中的雕塑專業(yè)和商業(yè)美術專業(yè)更是吸引著宋世義。最終因為宋世義在考試之后的復查中因為眼睛出現(xiàn)了一些色弱的問題,商業(yè)美術因為需要對于顏色的把控非常嚴格,宋世義就進入了雕塑專業(yè),而宋世義也一度以為自己將來畢業(yè)之后能夠成為一名雕塑家。
“當時學校的教學還是素描、泥塑、國畫、圖案等四大基礎科目,還有四大理論課程,其實完全就是一個藝術學院的雕塑家的培養(yǎng)方向,當時我進校的時候我們學校還沒有畢業(yè)生,也不知道將來我們干什么,直到兩年后,我們學長學姐畢業(yè)之后,才知道原來是要分配到這些地方去工作,當時心里的落差還是非常大”,宋世義對記者說道。
一下子從一個大畫家或者是美術工作者變成一個手工匠人,這樣的感覺對宋世義而言,尤其的不甘心。而畢業(yè)之后,給他分配的工作,更是讓宋世義一下子泄了氣。
玉雕廠小學徒的“人生考慮”
“真是一錘定終身,也不會考慮說你個人的意愿是想從事什么專業(yè),一看你是雕塑畢業(yè)的,那和玉雕廠估計差不多,就直接給分配到玉雕廠了”。
而進入玉雕廠和之前宋世義的預想也完全不一樣?!案呻s活,體力活,修工具,給師哥端茶倒水,給老師傅刷痰桶等等,所有的臟活累活都是你干,一下子我就從一個有優(yōu)越感的畢業(yè)生、小知識分子變成一個小學徒”,此后的宋世義將近有一年多的時間都在干著和玉雕專業(yè)沒有任何相關性的工作,也是因為那個年代的物資匱乏,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再加之工作時內心的不舒暢,年輕的宋世義一下子就病倒了,一病就是八個月。
宋世義作品 《絲路花雨》珊瑚 神工獎最佳工藝獎 12x8.5cm
“在地壇醫(yī)院住院將近一年的時間,除了配合醫(yī)生治療,我每天都在想,我以后要干什么,為什么我不能干自己喜歡的工作,玉雕廠還要不要去?”這些問題時時的縈繞在宋世義的心中,也正是這段生病的時間,宋世義看了大量的理論書籍,包括中西方的藝術名著,這也為他日后的玉雕事業(yè)的成功奠定了理論基礎。
理論是做任何門類的基礎,尤其是在文學藝術方面,如果沒有基礎就像是蓋樓房沒有地基一樣,雖然理論的知識沒有那么的立竿見影,但是在日后卻能決定你的發(fā)展。對于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宋世義感觸非常深。
而看書越多的宋世義,越來越感覺自己不能荒廢了自己的愛好,更加不能荒廢了國家對自己的培養(yǎng)。1965年底,病愈的宋世義在這種糾結的心理中回到了玉雕廠,因為沒有創(chuàng)作的基礎,二次入廠的宋世義的身份依然是一個小學徒。
宋世義作品《水月觀音》局部 和田白玉籽料
更加讓宋世義決定了自己要在玉雕廠有所作為的想法,正是在文革開始之后,整個文藝界一片大亂,工藝大師們再也無心創(chuàng)作了,此時的宋世義慢慢的認命了,又拿出了在學校讀書時的心勁兒,發(fā)誓要在玉雕界做出成績。
但是因為連續(xù)將近三年的時間,宋世義沒有什么具體的工作,尤其是玉雕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實踐工種,再加上文革時的大亂,“破四舊”不讓創(chuàng)作一些傳統(tǒng)的觀音或者是神仙的題材,只能創(chuàng)作一些新型的題材,能夠表現(xiàn)社會主義建設的題材,這又讓宋世義陷入了混沌。
現(xiàn)代題材——掀開玉雕事業(yè)的第一頁
“當時工廠里的想法是,我們是正規(guī)學校畢業(yè)出來的,應該在創(chuàng)新的題材上更加的有想法,所以就成立這么個新產品的小組,不做才子佳人、帝王將相、觀音、仕女等傳統(tǒng)的東西了,做實用的作品,比如像是宣傳工農兵、勞動人民等一些作品”,這樣的一次變動其實也是正式掀開了宋世義玉雕事業(yè)的第一頁。
但是當時的玉雕甚至嚴格意義上都不叫玉雕,比如要做白求恩、魯迅等人的紀念像,就先搞一個泥稿,然后再去找一塊合適的玉料照著做,和傳統(tǒng)的玉雕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在這樣的感覺中去慢慢的摸索經驗。
宋世義作品《十六臂觀音》白玉
“那會兒我叫用玉做雕塑,玉和其他的東西只是材質上的不同而已,玉雕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藝,但是我們是畫素描稿,捏個泥稿,然后再找塊料,這根本不是玉雕,但是當時的政治需要,必須這么去做,包括后來我們去少數(shù)民族采風,也都是去尋找反應少數(shù)民族地域風情的特色,但是這么做,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影響我們的外貿出口,因為那個時候還是要用玉雕出口創(chuàng)外匯的,工藝美術畢竟是傳統(tǒng)的工藝,還是要按照傳統(tǒng)的路子去走”,宋世義說道。
后來周恩來總理看到這個情況之后,就根據(jù)毛主席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對工藝美術行業(yè)有了一個特殊的指示。
“工藝美術行業(yè)不要像其他的純藝術的行業(yè)一個要求,純藝術要反映工農兵、反映階級斗爭等等,這些是當時硬性的要求,但是工藝美術是傳統(tǒng)的,不需要去宣傳這些東西,需要一些傳統(tǒng)的題材去創(chuàng)外匯,但即使這樣,當時的創(chuàng)作慢慢開始的時候還是從一些古代的勞動人民開始的,比如我當時做的白居易的《觀刈麥》、李時珍等”。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當時的玉雕創(chuàng)作已經開始走入正常的創(chuàng)作模式,是按照玉雕的方法去做,在選擇料之后,做素描稿,捏泥稿等,這個邏輯終于通了。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后,才大膽的開始做觀音、佛造像、羅漢等題材。
宋世義作品《觀滄?!?和田青玉籽料
“后來我跟著我的老師王樹森先生,帶了我們五年左右的時間,拿出一塊料講應該怎么去做,那會兒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量料取材,因材施藝,所以說也從那個時候開始進入真正的玉雕行業(yè),但是加上之前的那些理論上的實踐,以及這一段時間高強度的創(chuàng)作,實際上是學校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過程,對我真的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
這是一段將近二十年的艱苦漫長歲月,從一個玉雕小學徒到在玉雕行業(yè)內小有名氣,宋世義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但是從此之后,宋世義的玉雕之路的大門就打開了。之后的宋世義更是和外商合作,經手過眾多名貴的原材料,創(chuàng)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玉雕作品,包括《四大佛山》、《群仙祝壽》等等大型的玉雕作品。
如今,年過七旬的宋世義,也從來沒有停下過手中的這個“活計”,只是此時的他在經歷了人生的這種選擇之后,在保證大作品的基礎之上,更加的注重“小情小調”,從“恢弘巨制”大作到“情意滿滿”的小把件兒,用宋世義自己的話說是“我的玉雕人生圓滿了”。
【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