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余眜劍(蘇州博物館藏)
吳王余眜劍(蘇州博物館藏),長57.5,寬4.8厘米,一字窄格,圓首,圓莖帶箍,寬斜從,中部起脊,雙刃弧曲,有束腰。保存基本完好,中上部斷裂,劍脊兩側(cè)共鑄有銘文75字。此劍銘文為目前所見劍類兵器中銘文最多的一柄,其內(nèi)容涉及到“壽夢、余昧、余祭”三位吳王,且有伐麻、伐荊楚、伐越等內(nèi)容,也涉及到吳國王位繼承的兄終弟及之制,具有很高的展示、研究和文獻(xiàn)價值。
展覽時間:2015年5月18日—2015年8月3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吳地遺珍·爭伯春秋展廳
序
《左傳•成公十三年》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古人將祭祀與戰(zhàn)爭二者置于同等崇高的地位,視之為國家大事。作為祭祀所用禮器和戰(zhàn)爭所用兵器,生前備受珍視,身后往往隨葬入土。吳國雖僻處南蠻之地,卻源于周泰伯、仲雍一脈,故遵循其制,惟與中原不無小異。蓋其記事,多銘于劍身,遂使吳王劍集兵器、禮器于一體。本館新入藏吳王之子余眜劍,即其代表。
余眜為吳王壽夢第三子名垂《史》、《傳》,所用青銅劍,劍身銘文,凡七十余字,詳述其父、兄之名,并歷數(shù)余眜征伐楚、越諸國三大戰(zhàn)功,與《史記》所載,有遙相冥合處。同浙江紹興所出吳王之子劍銘文,亦可兩相印證。前古幽光,一旦重輝,發(fā)千古之覆,正左氏所傳之疏,校經(jīng)證史,彌足珍貴。吳王壽夢之子余眜劍重回吳中,與越中所出吳王之子劍同展,既幸合浦珠還,又慶延津劍合,兵與禮的盛會,千載難逢。
是為序。
吳王余眜劍(魯迅路劍、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藏)
吳王余眜劍(魯迅路劍、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藏),殘長39.5厘米,寬3厘米,整體呈柳葉形,扁莖,無格,無首,劍身中部起脊,劍莖上有一孔。殘破嚴(yán)重,劍脊兩側(cè)鑄有銘文約40余字。此劍銘文涉及到“壽夢、余昧、余祭”三位吳王、楚徐關(guān)系等內(nèi)容,是研究吳越歷史的重要物證,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與文獻(xiàn)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