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頁 共261條
|
|
吳野洲:小瓶畫館中的文化肖像時間:2005-1-21文章作者:陳燮君甲申之年,著名國畫家吳野洲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在吳先生離開我們遠去六個年頭的日子里,師生情誼有增無減,師生畫展相繼舉辦,緬懷文章留駐記憶,先生畫集引起思念?!靶∑慨嬸^”主人吳野洲先生成名很早,視傅抱石為摯友,與張大千、江寒汀、唐云等齊名,但他深入藝壇,淡出畫事,“技藝精湛而不耀眼”。吳先生有過“昔日輝煌”,在江浙、上海等地開設的“小瓶畫館”、組織的“紅梨金石書畫社”和“白馬畫社”曾有過不小的社會影響。70多年中收弟子三千,桃李遍布,其中著名畫家吳作人的胞兄吳樹人、書法家任政、京劇名小生姜妙香等皆慕名拜吳為師,但他只念舊情,不提昔榮。吳先生畫藝與時俱進,在八九十歲高齡時還在努力“變法”。他致力于繪畫,人物、花鳥、山水、走獸、魚蟲、蔬果等無一不精,卻更重生命價值、人生意義、人間真情、人文精神。在“小瓶畫館”中,已定格了清晰的文化肖像:這里是斗大的空間、偌大的文化現場,清茶一杯卻精氣彌漫,看似平淡又蕩漾藝術銳意,品性高雅而不見故作高深。平時,吳先生并不講太多的人生哲理,但他勤于作畫,重于拓展,善于傳承,貴于育人,在持續(xù)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歷程中充滿堅毅、智慧、創(chuàng)新、幽默和人文情懷,他把綿延的人生歲月化成了一首長長的謳歌生命的哲理詩。吳野洲先生出生于1904年,字荻聲,又字野舟,江蘇吳江盛澤人。他少年時代讀完私塾,負笈遠走浙江桐鄉(xiāng),拜清代費派創(chuàng)始人費丹旭(名曉樓)的傳人仲光勛為師,入室學畫三載,研究宋元以來諸大家藝術個性,磨礪藝鋒而養(yǎng)個性風貌。綜觀吳先生藝術屐痕,有費氏文脈、南田藝趣、石濤筆法、八大韻味,取法于傳統而融入時代精神,獨運于匠心而意欲超然象外,中年畫風清逸雅致、形神兼?zhèn)?,晚年筆墨挺拔俊秀、飄逸豪放。他的作品廣為流傳,遍及日本、美國、法國、加拿大、巴西以及東南亞諸國,以其藝術感染力贏得畫壇盛譽和廣泛的社會影響。解讀“小瓶畫館”中的文化肖像,可從“畫與品”、“畫與理”、“畫與詩”這三個思維落點始發(fā)。畫與品,為其一。吳先生畫畫重品,深諳畫品之義。吳冠中先生在《說逸品》一文中說到:“‘能品、精品、神品、逸品’,中國文人對繪畫作品的最高評價是逸品……唯有逸品,超脫了客體,以主觀感受為主體。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主觀感受雖亦淵源于客體,但升華了的主觀感受卻是進入藝術殿堂的先鋒?!眳且爸尴壬诶L畫作品中出入于簡繁,以簡取勝;靈動于虛實,虛實相濟;關注于形神,追求神似;求格于逸神,作畫講品。吳先生早年畫法較工,中年趨于寫意,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均得精、氣、神、美。吳先生晚年“變法”,清石爽朗,草木簡約,荷花率真,柳葉坦誠,以逸為品,出神入化?!蹲咸匐p雀》的盤藤點紫、氣韻暢達;《歲寒三友》的構圖簡潔、三友姿??;《春消息》的墨融季訊、花傳春意;《梅鶴圖》的紅頂白鶴、冬景動春……吳先生的精心之作定格神逸。吳先生素重畫品,更重人品;教畫先重品,以人品入畫品。與吳先生交往幾十年,固然傾情于他的逸作神品、卓然技藝,然而對于他的人品更覺感人至深。畫與理,為其二。吳先生長于筆墨,看重實踐,精通藝理,總結畫論,理論與實踐并重,以歷代畫論引導創(chuàng)作實踐。吳先生經常說到活動于北宋至南宋前半期的鄧椿在《畫繼》卷九《論遠》中說的“畫只一法,傳神而已”論:“畫之為用大矣!盈天地之間者,萬物悉皆含毫運思,曲盡其態(tài),而所以能曲盡者,止一法耳。一者何也?曰:傳神而已矣。”他在繪畫作品中努力體現人物皆有神,傳形需傳神,曲盡其態(tài)者,傳神一法也。他常提起《古畫品錄》,感悟到謝赫的“六法”論,首次完整地創(chuàng)設簡明的繪畫美學體系,即氣韻生動,六法之先,氣韻兼?zhèn)?,清遠通達;骨法用筆,顯筋見力,一點一拂,動筆皆奇;應物象形,悉心領悟,把握形態(tài),巧變鋒出;隨類敷彩,尊重對象,體察色變,出彩入神;精心經營,布局位置,置陳布勢,巧設結構;傳移模寫,承傳前人,共享積累,重視源流。他的《蓮花翠鳥》體現了“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在其間”之理,《秋聲》意在“六法俱全,萬象必盡,神人假手,窮極造化”,實為難得之作。畫與詩,為其三。吳先生十分推崇北宋蘇軾的“詩畫兩融”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吳先生的畫與詩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兩融,交匯一體。吳先生年輕時曾投入柳亞子先生的摯友、著名詩詞名家張然生門下,專習古典詩詞與書法,持續(xù)兩年,文思大進。以后作畫,畫有詩意;此后寫詩,詩有畫景,有時干脆畫中題詩,以詩助畫。學生們都記住吳先生的肺腑之言:“中國畫追求詩情畫意,表現意境。畫家精于詩詞書法,其畫作才能透出書卷氣,上品位?!彼凇洞汗庾咸佟分蓄}詩:“滿架珠藤春欲晚,雙飛猶自話呢喃”;在《盛夏荷柳》中題詩:“雨打柳梢頭著水,風翻荷葉背朝天”;在《菊竹秋賦》中題詩:“三徑清風吹翠竹,一籬疏雨濕黃花”;在《冬日松梅》中題詩:“梅花嫵媚松貞操,一樣傾情絕色才”。春夏秋冬四時花鳥立軸因詩畫合一而令畫意達詩境,詩品映畫品。他在《依樣葫蘆》中題詩:“葫蘆腹大品行端,依樣描來卻不難,今日高懸人共賞,他年留以貯靈丹。”詩畫相映,自勉勵人,其“倡導提攜后輩的忘我精神,并激勵自己不斷變法,再達藝術新境界”的高風亮節(jié)躍然于詩情畫意之中。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