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5頁 共5207條
|
|
賞歷代名器 品“古韻茶香”
時間:2021/4/8 17:25:01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 記者王國良、通訊員黃毅
![](http://img.cnarts.net.cn/cweb/collect/scwx/files/2021-04/20214817250.jpg)
唐鎏金雙鳳紋帶蓋大銀盒
鎮江博物館藏歷代茶具精品展亮相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出130件套珍貴文物。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310871.jpg)
宋紅陶茶碾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354913.jpg)
漢硬陶把杯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349297.jpg)
清翡翠帶托蓋碗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343739.jpg)
唐長沙窯青釉瓷小執壺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338689.jpg)
清雙耳玉杯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435881.jpg)
新石器時代寬把帶流黑陶蓋杯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427685.jpg)
清乾隆仿木紋奶茶碗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422964.jpg)
南宋吉州窯褐釉鷓鴣斑瓷碗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417280.jpg)
清桃形瑪瑙杯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412283.jpg)
清宜興窯紫砂雙桃有流蓋杯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407736.jpg)
清蓮花紋獅鈕蓋方玉壺
![](http://img.cnarts.net.cn/cweb/news/2021-04/2021-04-08/20210408170402296.jpg)
東晉洪州窯青釉瓷香薰
近日,“古韻茶香——鎮江博物館館藏歷代茶具精品展”亮相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三樓東側展廳,共展出傳世和近年考古發掘出土文物13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16件。
我國是世界上種茶、制茶和飲茶最早的國家。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茶具的演變與飲茶文化的發展幾乎同步。鎮江博物館收藏的茶具,除傳世品外,歷年來在墓葬、窖藏、城市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制茶工具和飲茶用具。這些茶具在全國各大博物館同類題材收藏中也很有特色。
據了解,此次展覽通過“古韻悠然”(新石器時代至隋朝)、“盛世華章”(唐、五代)、“文人情懷”(宋朝)、“溢彩流光”(元明清時代)四個部分,展示鎮江歷史上曾經繁榮的茶文化,使觀眾窺豹一斑,領略中國古代茶具之精美。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數量較多、品級較高,總數達13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16件;種類豐富,文物自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茶具組成,有杯、碗、盞、托、匙、灶、罐、壺、茶碾、渣斗等品種,包括陶、瓷、漆、銀、玉等不同質地。
如展出的一件造型華麗端莊、工藝精湛的唐鎏金雙鳳紋大銀盒,屬于國家一級文物,亮相展廳極為吸睛。資料顯示,該器是1982年元旦在丹徒丁卯橋唐代銀器窖藏出土。銀盒通體鎏金,身與蓋分別為仰覆四出蓮瓣組成,盒身下部為喇叭形高圈足。蓋面高高隆起,錘刻的凸花以銜草翱翔的雙鳳為主體紋飾,邊緣一周環繞8對相向的飛雁,并間以纏枝蓮和魚子紋地。蓋口沿鏨刻8對奔鹿,均為雌鹿在前奔跑作回首狀,雄鹿在后昂首急追,互相呼應,神態生動。盒身上腹部亦刻8對奔鹿,與蓋口沿紋飾相同,下腹部刻有8朵牡丹團花。高圈足一周刻10只大雁,足邊緣刻變體蓮瓣紋帶。盒外底部刻有“力士”及“伍拾肆兩壹錢貳字”鏨文,標明“力士”銀酒具品牌及銀盒的重量。博物館專家研究認為,這件唐鎏金雙鳳紋大銀盒,體現了唐代金銀器制造工藝的高超水平,堪稱是世界上最高等級的茶器。
再如,展出的新石器寬把帶流黑陶蓋杯,是此次展覽中年代最老的茶具之一。寬把帶流黑陶蓋杯屬于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其分布于錢塘江下游和太湖地區,大約活動在4200—5300年前,出土陶器多泥質黑陶。此杯蓋面弧曲,頂設圓鈕。器侈口,前側有一上斜的長流,束頸,腹略外弧,矮圈足。腹后設半環形寬,面上方鏤雙孔,兩側刻劃兩組豎線紋。我國的飲茶最早可追溯到神農氏時期,大約公元前5000—4000年。當時沒有專用的茶具,一器多用,此杯是日常生活常用的一種飲水器,也用于飲茶。
同時展出的還有漢硬陶把杯、東晉洪州窯青釉瓷香薰、唐長沙窯青釉瓷小執壺、宋紅陶茶碾、南宋吉州窯褐釉鷓鴣斑瓷碗,以及清代的乾隆款白地礬紅釉御制三清茶詩瓷碗、桃形瑪瑙杯、蓮花紋獅鈕蓋方玉壺雙耳玉杯、宜興窯紫砂雙桃有流蓋杯等精品文物。展覽期間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還結合展覽推出了宋代點茶與茶百戲社會教育活動,并邀請南平市建陽區點茶協會副會長蘇文茶藝技師現場展示和培訓。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到4月16日。
版權與免責聲明:【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