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雕拍賣一片“升機”投資還需觀察鑒定 犀角目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比之前兩年的熱火朝天氣氛應是理智與冷靜了許多,但冷靜細心的觀察和分析之后,可以看到藝術品市場中的真、精之品仍然風韻依舊,有的價格還在直線上升。若抱有投資意識進入拍賣市場的,犀牛角雕刻品應是首選。因為這三年來國際上犀角雕刻品尤其是中國明清時期的犀角雕刻品價格飛漲,以至十年間上漲了幾十倍,并且還有繼續(xù)上漲的趨勢。 其后,在2006年的春季拍賣中,中國嘉德6月3日拍賣明晚期方柱石制春風得意犀角杯,成交價341萬人民幣;6月26日北京翰海拍賣明早期犀角折枝花卉紋杯,成交價275萬人民幣;2005年秋季上海的青蓮閣拍賣一只清代初期的犀角杯,成交價92萬元;同期博海拍賣一次十余件犀角雕刻品,新舊、大小均有,平均成交價40萬元,且無一流標。 造成犀牛角雕刻品價格大幅上揚的原因,我以為首先是犀牛是當今世界上最為珍稀的動物之一,亞洲犀牛幾乎已經瀕臨絕滅。非洲犀牛比之非洲的象牙更珍稀幾十倍。犀角雕刻的歷史在我國至晚清已經劃上了句號。據(jù)推斷,現(xiàn)今世界留存的亞洲犀角及其雕刻品,共計在一萬件上下。故犀角雕刻品以其罕見的程度,恰好符合“炒作”的底數(shù),因此沒有國外回流“擴盤”的后顧之憂。 其次,書畫市場的不景氣現(xiàn)象使一部分的游資開始尋找新的投資的門路。陶瓷,玉器,青銅,雜項等的鑒定技術比之犀角相對難度要高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犀角的價值應高于非洲犀角。上述2005年犀角拍賣成交前五位犀角雕刻品全部都是亞洲犀角。 亞洲犀角的底盤為馬蹄形,非洲犀角為馬鞍形。亞洲犀只有一只角,角亦短,長者約30厘米,小者僅10余厘米。非洲犀有二只角。前角長,后角短,長者可逾80厘米,小者也有30多厘米。犀角有絲紋,縱向的若甘蔗,橫向的如粟米。稍用毛皮磨擦后嗅之都有一股腥味,亞洲犀角味濃紋粗,非洲犀角味淡紋細。至于犀角雕的新與舊主要看它們的造型、紋飾和包漿。尤其是包漿,這是時代留下的標記,是犀角表皮老化留下的自然痕跡。新工做舊,加工速成,光澤激烈生硬,二者比較便知。真假犀角中的假犀牛多用黑牛角加工以蘇打水加熱浸泡,務使其紋絲變粗,也有用馬的蹄筋風干后染色加工等。只要我們多方位地心平氣和地觀察鑒定,應該是可以一目了然的。(來源;東方網(wǎng))
版權與免責聲明:【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wǎng)絡媒體,版權歸原網(wǎng)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