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女投江》 王盛烈
牡丹江畔,江流滾滾,硝煙彌漫。這是1938年10月的東北,日本帝國主義象野獸一樣肆意踐踏著中國美麗的土地。抗日聯軍五軍婦女團八位姐妹在掩護大部隊突圍途中,遭到敵人三面包圍。彈藥絕盡,山水無情。死亡在即,她們仍是肩并肩,心連心,抱著槍支,抬著受重傷的戰(zhàn)友,一面苦戰(zhàn)一面前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們就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云,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zhàn)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安順福。其中年齡最大的冷云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這幅紅色美術經典之《八女投江》如史詩般真實地再現了革命歷史。畫面上視死如歸的中華女兒們觸動了我們的心靈,更揭開了我們關于戰(zhàn)爭的殘酷記憶。歷史的洪流中,多少先驅者“團結起,赴國難,破難關,奪回我河山”,譜寫了一章章可歌可泣的革命詩篇。八位女戰(zhàn)士眼神里那流淌著的對自由,對尊嚴,對和平、對未來充滿的積極與渴望都展示得淋漓盡致,細膩傳神,在畫壇留下了得以傳世的又一經典佳作。
生長在東北,這感人的革命故事始終在青年時代的王盛烈腦際縈回激蕩。1954年的第一份速寫小稿中,八位女戰(zhàn)士交錯地自左向右移動,她們帶著寧為玉碎的悲憤絕望,一步步走向江心,走向死亡。這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瞬間。但是,和電影豐富的表現手段相比,獨幅繪畫不能具體地同時表現事物的過去或將來,這樣的瞬間形象對于英雄的悲劇揭示不夠深刻。后來的小稿也曾試圖從“投”字上考慮,有的俯視江水,有的毫不猶豫縱身投江,有的在毀壞槍支。經過反復琢磨,王先生仍然感覺在藝術表現上太脆弱,太貧乏無力。最后,畫面上一面苦戰(zhàn)一面前進,即使面對死亡仍充滿了決心和信心的英雄女兒們終于誕生了。
構思構圖的過程,也是王先生不斷否定與肯定的反復推敲過程。常常,一個微小的位置,讓人冥思苦想。要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同時突破獨幅繪畫的局限完美地敘述故事情節(jié)并非易事。最終定格的畫面上,沒有直接繪寫敵人,但見暴風雨前,陰云彌漫,激浪滔滔,浪花拍岸,這江山和赴難者的命運相呼應,凝成一個整體,增加了作品悲壯的氣勢。在創(chuàng)作時,貝多芬第五交響樂的巨大聲響始終與畫家的構思變融在一起。其實,此時畫家已經完全深入到主題的精神中去,如身臨其境一般。這感情、這精神皆“發(fā)之于胸”,“從之于心”,達到“神遇而跡化”。雖說這紅色經典的中國畫作品已經完全改變此前的傳統(tǒng)題材和表現方式,甚至將富于寫意的中國繪畫推向了情節(jié)性的歷史敘事,但這種創(chuàng)作精神仍舊與傳統(tǒng)一脈相承。(朱清華評介)
《渾江作證》 王鐵牛
北方,冰天雪地。臼寇的刺刀與長槍之下,一群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被刺刀挑、狼狗咬、機槍掃,最終被推到渾江的冰窟窿里。這是1936年淪陷中的遼寧省桓仁縣,日寇為阻斷當地老百姓與抗聯的聯系,逼迫他們離開家園。12月12日,日寇對該地區(qū)組織清剿,制造了駭人聽聞“雙十二”慘案。
同樣為真實歷史事件的記錄,席里柯《梅杜薩之筏》中表現的,是海上遇難后人們的意志力在殘酷自然面前的崩潰,王鐵牛筆下的渾江,見證的卻是人類之間最暴戾的殘殺。暴殄天物,喪盡良知的侵略者,已經完全無視珍貴的生命,他們模糊的臉,在雪地里映出血腥的顏色。而無辜的中國百姓,逆來順受的臉色中此刻更多慌張和迷茫。是的,迷茫比恐懼來的更加可怕。同為人類,相煎何急!
北方畫家對宏大歷史主題的創(chuàng)作情有獨鐘。懷著深沉的民族憂患意識,王鐵牛走訪了真實故事的發(fā)生地一一桓仁縣五里甸子鄉(xiāng)夾皮溝村,當地人民熱情地接待畫家,期望用繪畫為抗戰(zhàn)時期勞苦大眾默默忍受的苦痛和屈辱做永久的紀念。老鄉(xiāng)們按照當年的式樣趕制了棉衣棉褲,湊齊了道具。天寒地凍時節(jié),老人、孩子、年輕農夫農婦,認真地為畫家模擬各種姿勢。皺紋、迷茫的眼神、破棉絮夾襖,所有歷史的元素被真實還原。受前蘇聯影響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與主旋律歷史題材再度相遇,歷史被還原。
冰雪下奔流不息的渾江以鮮血作見證:歷史,不能被忘卻!(朱清華評介)
《中華百年祭》組畫之1937-南京大屠殺
面對《中華百年祭》,我們的語言開始變得銹鈍。巨幅畫作的視覺沖擊力如此強大,再一次證明繪畫這一熱媒介的直觀魅力。因直觀,它比文字冷媒介更能侵襲觀者的細胞。
二十世紀這百年,即便是濃縮在如此龐大的畫作里,依然說不清道不完,那歷史是如何在屈辱中輾轉迂回,是如何在邪惡中滋生黑暗,是如何在沉默爆發(fā)血性。淋漓的鮮血,動蕩的人影,殘存的遺跡構成畫面重重疊疊的歷史影象。文字的記錄如茍延殘喘的一聲嘆息,穿梭在殘酷的屠殺畫面里:紅色的方印如飲恨的愁眉,永遠無法解開百年的傷痛。
我們可以想見,在創(chuàng)作這史詩般祭奠的作品時,畫家是如何控制不了動蕩的情緒,狂燥、熱烈、憂傷,這一切的情感完全傾注到作品中。有時候,局部是平靜的,畫家用扎實的寫實功底試圖平靜地展現史實。但更多的時候,那顫抖的筆觸中,傾瀉的是《格爾尼卡》式的憤怒。古典的中國畫構圖顯然不足以宣泄激情,德拉克洛瓦《薩丹納巴勒斯之死》的那種不穩(wěn)定,激烈的動態(tài)與混亂感才是《中華百年祭――1937南京大屠殺》的表達方式。只是這歷史,已經全然沒有了華彩,惟剩下灰色的凝重和班駁。
沉重的,不僅是被祭奠的歷史畫面,更是創(chuàng)作者的心境。蔡玉水在他沉甸甸的日記中說:“災難的中國歷史中,有哪一位藝術家真正的超脫出來。要深刻地理解苦難的意義,苦難就會有崇高感。既然我們必定要承受心靈的痛苦,那就讓我們勇敢的去迎接它、戰(zhàn)勝它?!薄拔易哌M災難痛苦的民族歷史,并不是想僅僅再現苦難的歷史,而是想用變冷的血沖刷掉人們靈魂中不斷滋長蔓延的無聊與庸俗?!泵鎸φ鎸嵉臍v史資料,蔡玉水經歷了痛苦的構思過程,將所有的念頭、所有的元素不斷打碎又重新組合;讓悲劇的所有元素將自己包圍,甚至走火人魔,完全沉浸到悲劇中去,用十年的青春,“讓自己成為悲劇的締造者,同時,也是一個受害者”……一場意外的畫室大火,燒掉了幾近完成的素描草圖和資料。在傷痛中再度振作起來,直到完成作品,蔡玉水說:“她蘊含了我的一份深厚的情感和我所追求的一種不朽的悲劇精神?!?/DIV>
蔡玉水在他的悲劇創(chuàng)作中“幸存”,而他的《中華百年祭》,則于1995年在中國美術館中央圓廳隆重展出,中華百年,世人共祭。(朱清華評介)
《貧病》 13.3×12cm 1944年 楊可揚
《盲乞》 18.2×10cm 1944年 楊可揚
流浪的盲丐,沿路乞討卻仍缽內空空,沿街背后過去的同樣是乞丐。這些就是抗戰(zhàn)時期國統(tǒng)區(qū)的生活人民流離失所,家園荒蕪,在《貧病》,《盲丐》等作品中表現得如此真實而又揪心,無聲地控訴著萬惡的戰(zhàn)爭。1943年和1944年抗戰(zhàn)后期楊可揚先生創(chuàng)作了這些作品,通過木刻這一特有的強烈、現實、簡潔的藝術形式,運用強有力的黑白兩色,把社會底層被奴役被壓迫的貧苦大眾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魯迅先生倡導下的新興創(chuàng)作版畫有很強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強調藝術對現實的干預性。戰(zhàn)爭年代的審美已經被精神審判所取代,畫面上的勞苦大眾,在黑色的沉重輪廓中控訴生活的絕望與壓抑。楊可揚先生說:“對于生活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泉這一點,我深信不疑?!斌w驗過失學失業(yè)的困窘生活,到貧民窟尋找過素材,楊可揚用木刻這一最直接最有力的藝術形式赤裸裸地揭開生活的傷疤,將作品刊登在當時的《新聞報》和《大公報》上。
楊可揚的木刻風格質樸粗放,簡括的刀法和強烈的黑白對比直接突出主題。他早期模仿豐子愷的漫畫風格,后來改學鋼筆畫,從1937年開始版畫創(chuàng)作。畫家本人不善于也不喜歡表現復雜的中間調子,有意將它們從畫面排除出去,但又未完全舍棄明暗的處理,而是將調子簡化、加強,黑色的大量運用使畫面富有了重量感。楊先生回顧自己的從藝經歷時曾說:“做事情總希望能夠事半功倍,美術創(chuàng)作上則要求以一當十,盡可能達到以少勝多,以簡勝繁的意境效果?!薄袄L畫上不宜做加法,要舍得丟,敢于丟,但其結果不是空洞無物,而是戲中有戲,畫中有畫。”這些藝術觀點,促成了他在實踐中創(chuàng)作的作品完整而有變化,獲得整體上的成功。(朱清華評介)
《沙溝戰(zhàn)斗之一·登陸站》 5×6.3cm 1945年 楊涵
《沙溝戰(zhàn)斗之二·灘頭陣地爭奪戰(zhàn)》 6×4.8cm 1945年 楊涵
1945年春,沙溝戰(zhàn)斗打響了。水網地帶,戰(zhàn)士們在凜冽的北風中,沖向岸邊,將敵人殺了個出其不意?!渡硿蠎?zhàn)斗之一·登陸站》畫面上將北風的狂暴細膩地刻畫出來,在風的統(tǒng)攝下,戰(zhàn)士們頂著逆風棄船登陸,既艱難又意氣風發(fā)?!稙╊^陣地爭奪戰(zhàn)》中,碉堡與炸彈占據了畫面的主要部分,即將沖入和已經沖入畫面的人物就是我新四軍戰(zhàn)士,動態(tài)的畫面敘述著正在發(fā)生的戰(zhàn)斗和即將到來的勝利。
這些版畫作品幅面很小,細膩精致又充滿激情,將戰(zhàn)斗場景在小畫面中展現得大氣磅礴。它們出自楊涵之手?!吧诰派綉驯е校L于萬民苦難之世”的楊涵早年學國國畫,讀過幾年古書。國難當頭,他參加了革命,1940年參加了浙江省戰(zhàn)時木刻研究會函授班,從此拿起鐵筆作為戰(zhàn)斗武器。作為新四軍中一名文藝兵,他無需直面前線的槍林彈雨,可身處戰(zhàn)地后方,震耳欲聾的槍炮聲、號角聲和嘶殺聲,仍是聲聲入耳,讓他感同身受戰(zhàn)斗的激烈和殘酷。戰(zhàn)斗一結束,他便前往余熱猶在硝煙未散的戰(zhàn)場,戰(zhàn)友為他描述剛發(fā)生的種種驚險場面,他將這些畫面定格在了自己的木刻作品中,拓印于當時根據地每三日發(fā)行一期的《蘇中報》上,堅定了根據地軍民頑強抗戰(zhàn)的決心。
“蘇中農村,是我創(chuàng)作課堂,蘇中軍民是我良師益友。生活與造化鼓勵我,充滿著創(chuàng)作活力?!泵枥L沙溝戰(zhàn)斗時,一位船工的寥寥數語“幾百條小船,頂著逆風,如一群烏鴉撲上去”就讓畫家茅塞頓開。戰(zhàn)地生涯中,楊涵以現實生活為源泉,以鐵筆為槍炮,創(chuàng)作了大量激勵人心的版畫作品,如史詩般記錄了一個戰(zhàn)火硝煙的時代(朱清華評介)。
《掙扎》
《他并沒有死》
《八百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