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6/6 13:53:56 來源:收藏快報 馬洪/吉林長春
圖1 吳熙載石刻像
晚清印壇四大家之一的吳熙載(圖1),以書入印,運刀如筆,不蹈故常,銳意創(chuàng)新,開啟文人流派篆刻的近代之門,印風影響深遠。其遺印作品中有“逃禪煮石之間”朱文?。▓D2),堪稱一方歷久彌新的經(jīng)典之作。
圖2 吳熙載刻“逃禪煮石之間”印
圖3 《吳攘之印存》自敘
關(guān)于該印印文“逃禪”“煮石”,印壇存有二解:其一,作字面解釋,“逃禪”即是逃遁入禪,為佛教禪宗的修煉行為;“煮石”為“煮白石”的簡稱,典出晉人葛洪《神仙傳·白石先生》,燒煮白石為糧,言指道教修煉方法。印文所謂“逃禪煮石之間”,乃是失意文人看破紅塵的說辭,悠游于佛道之間,摒棄浮華,遁世離俗,進入自在忘求的空靈境界。
其二,“逃禪”“煮石”,實乃兩個人物稱號,南宋畫家揚無咎號“逃禪老人”,元代畫家王冕號“煮石山農(nóng)”。兩位皆擅畫梅,風神綽約,別具情致;印文言指印章主人畫梅,筆意在“逃禪老人”與“煮石山農(nóng)”之間,各有所取,且自有格調(diào)。
吳熙載此印石缺一角,邊款殘存:“……兄畫梅……奉貽,熙載”字樣,遺失了印主人信息。這位畫梅之“兄”何許人也?印壇也有“刻贈汪鋆”和“刻贈姚正鏞”新舊兩說。
舊說認為,印章主人為汪鋆。汪鋆(1816—?),字研山、硯山,號仰泉,自署汪十三,江蘇儀征人;工詩,邃于金石,擅畫山水花卉,兼能寫真,尤喜畫梅。關(guān)于汪鋆與吳熙載的交往,其撰《揚州畫苑錄》有一段簡略的記載:“鋆亂后師事之,終日晤于泰州姚氏遲云山館?!毕特S太平軍戰(zhàn)亂期間,汪鋆避難與吳熙載同寓泰州,結(jié)識于姚正鏞府中,從吳熙載研習金石書畫,二人既是儀征同鄉(xiāng),又添一層師生關(guān)系,故情投意合,過從親密。這一時期,吳熙載為汪鋆刻過50余方用印。
近年又出新考,認為印章主人應(yīng)是姚正鏞。姚正鏞(1811—?),字仲海、仲聲,號轉(zhuǎn)篷吟館、槐廬、渤海外史,遼寧蓋平人;官戶部郎中,為泰州首富。據(jù)史料記載,其:“治金石,嗜收藏,書法六朝,畫山水、花鳥、梅花,饒有古致?!币κ瞎傥挥姓?,藝壇有名聲,且對自己有容身解困之恩,故贏得吳熙載賞識敬重;吳氏才藝亦深受姚正鏞推崇,評攘翁篆刻:“使刀如使筆,操縱之妙,非復(fù)思慮所及,深得篆勢精蘊,故臻神極?!倍讼嗷ノ?,遂結(jié)為摯友。吳熙載寄寓泰州10年間,為姚正鏞刻印多達120余方,姚氏自輯《槐廬印譜》就收錄100方印。
論年齡,汪鋆小吳熙載16歲,姚正鏞小吳熙載12歲,可謂兩位小老弟,按常理來說,吳熙載稱誰為“兄”,似乎都不合適。然而,出于恭敬某人的地位或人品,在稱呼上降低自己的身份,這在生活中也是常有之事??疾靺俏踺d為姚正鏞所刻印章,可見到:“渤海姚氏珍藏書畫印”邊款署“仲海仁兄屬,熙載刻”,“仲?!边吙钍稹跋特S庚申四月仲海仁兄屬,讓之”,“蓋平姚氏秘笈之印”邊款署“咸豐庚申四月仲海仁兄法家削之,弟熙載”,“正鏞私印”邊款署“仲海仁兄名印,弟熙載刻”諸多例證;而查檢吳熙載為汪鋆治印署款,或稱其姓名,或謂其字號,尚未見有稱“兄”之例。
從上述理據(jù)看,“逃禪煮石之間”應(yīng)為吳熙載借“逃禪老人”“煮石山農(nóng)”之號,喻指姚正鏞畫梅作風的一方閑章。
來看吳熙載這方“逃禪煮石之間”印作,真乃大家手筆:印文配自家典型小篆,飄逸舒展,圓勁流美,筆畫法度嚴謹;字法與章法巧然謀劃,渾融一體,譬如“逃”“禪”“之”三字九條曲線的呼應(yīng),以及“禪”“石”“之”三字的虛實顧盼,強調(diào)乃師鄧石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審美理念,深獲展蹙穿插之妙理,血脈停勻,氣息流動,具有回腸蕩氣的律動之感;攘翁尤善用刀,運使角、刃、背三面,腕虛指實,淺削輕披,圓轉(zhuǎn)流走的線條,質(zhì)而不滯,蒼勁厚樸,盡顯攘翁刀石風韻。吳熙載是一位具有“精品意識”的篆刻家,一生治印逾萬,即便是鬻藝刻石,也絕少粗制濫造者,其生前自輯《吳攘之自評印稿》,列五等、分八類,稱合意者不出十分之一,虛懷求道、律己之嚴,可見一斑。
清同治癸亥(1863)年,閩籍金石學(xué)家魏錫曾赴江蘇泰州拜晤吳熙載時手鈐《吳攘之印存》一冊,吳熙載作“自敘”(圖3)言其習印經(jīng)歷:“讓之弱齡好弄,喜刻印章。十五歲乃見漢人作,悉心橅仿十年。凡擬近代名工,亦務(wù)求肖乃已。又五年,始見完白山人作,盡棄其學(xué)而學(xué)之?!眳俏踺d作為皖派開山鼻祖鄧石如的再傳弟子,一生精研鄧石如篆刻,然不受藩籬束縛,對其各種樣式加以錘煉、整理,印文進一步強化篆書筆意;驅(qū)刀走刃,使轉(zhuǎn)自如,印貌呈現(xiàn)出一種不同于鄧石如的輕松雋永和不經(jīng)意的氣度。趙之謙為《吳攘之印存》作序,謂吳熙載:“印宗鄧氏,而歸于漢人,年力久,手指皆實,謹守師法,不敢逾越?!敝刚獙嵱须[衷,有失偏頗。吳昌碩曰:“讓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漢印璽探討極深,故刀法圓轉(zhuǎn),無纖曼之氣,氣象駿邁,質(zhì)而不滯。余嘗語人:學(xué)完白不若取徑于讓翁?!贝苏f得到公認。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