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bhdnd"></meter>

      <menuitem id="bhdnd"></menuitem>

        <big id="bhdnd"></big>
        <address id="bhdnd"><thead id="bhdnd"></thead></address>

        <progress id="bhdnd"><thead id="bhdnd"><font id="bhdnd"></font></thead></progress>
        <big id="bhdnd"></big>

        首頁 > 藝術新聞 >集藏信息> 正文

        山東地區(qū)館藏金元明紀年銅鏡

        時間:2021/6/18 16:16:19  來源:收藏家 作者布明虎

        金承安二年銅鏡

          一、金代銅鏡

          #銅鏡收藏#金承安二年銅鏡,直徑 11.1、緣厚 0.2 厘米, 滕州市博物館藏。六出葵花形,橋形鈕,鈕右側置一方框,框內鑄雙行八字銘文“承安二年鏡子局造”, 素緣。承安為金代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完顏 所用的年號 (1196 ~ 1200),鏡子局為金代設立專門負責鑄造銅鏡的機構。

        金承安四年銅鏡

          金承安四年銅鏡 ,直徑 8.8 厘米,山東出土,前齊魯大學移交,1953 年入藏山東博物館。圓形, 圓鈕,一周凸弦紋將鏡背分為內外兩個區(qū),內區(qū)飾浮雕四獸同向繞鏡鈕相逐,其間點綴葡萄;外圈為:“承安四年上元日,陜西東運司官造,監(jiān)造錄事任(花押一),提控運司高(花押一)”銘文題記,素緣。陜西東運司為金代陜西東路轉運司的簡稱。上元日為正 月十五日。

          二、元代紀年銅鏡

        元至元四年銅鏡

          元至元四年銅鏡,直徑 21.6 厘米,山東省文管會接收,1953 年入藏山東博物館。圓形,圓鈕, 鈕外置一個細線方形大邊框,邊框內鑄二行陽文“至元四年”四字,邊框上下盤繞首尾對稱排列的雙龍, 一龍頭在框左,一龍頭在框右,龍首結構簡而不陋, 豎角,張嘴,曲頸,龍身作弧形,兩前爪左右伸張, 后爪一屈伸,另一后爪與尾相繞,龍首吞吐著前方的 寶珠,寶珠周圍環(huán)繞著朵朵火焰紋,龍身滿飾鱗紋。

          元代至元年號曾有二次,前為元代第一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使用(1264 ~ 1294),稱為前至元;另一個為元第十一代皇帝元惠宗(順帝)妥帖睦爾的年號, 共使用了 6 年 (1335 ~ 1340),稱為后至元。

        元至大元年雙龍紋銅鏡

          元至大元年雙龍紋銅鏡,直徑 22.4 厘米, 1976 年益都縣廢品站揀選,青州市博物館藏。素寬緣, 半球形鈕。鏡中心飾一方框,內有“至大元年”銘文, 方框外上下各飾一龍,龍身卷曲,利爪展開,張開大口欲吞火球,在二龍周圍飾有云紋、花朵、枝葉等。 至大是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的年號 (1308 ~ 1311)。

          三、明代紀年銅鏡

        明洪武六年云龍紋銅鏡

          明洪武六年云龍紋銅鏡 ,直徑 12.3 厘米, 魯荒王朱檀墓出土,1972 年入藏山東博物館藏。圓形,山形鈕,寬平素緣,鈕右浮雕五爪云龍,龍首在鈕下,龍身蜿蜒于鈕右,龍尾在鈕上,前肢伸張,后肢與尾交纏,另一后肢伸出五爪。龍周圍飾波濤云紋, 鈕左側一長方形框內有八字篆書銘文“洪武六年五月日造”。

        明洪武七年雙鳳蓮花鈕銅鏡

          明洪武七年雙鳳蓮花鈕銅鏡,直徑 27.7 厘米,1976 年出土于鄒城市中心店鎮(zhèn)尚寨村北魯王朱檀戈妃墓,鄒城博物館藏。圓形,圓鈕,素鏡緣,鏡面作微弧形,外有圓形凸弦紋一周,弦紋外為弧線流云紋一周。蓮花紋鈕座,鈕上為“洪武七年八月日造” 八字豎刻篆書,鈕下為“美字貳拾陸號”六字豎刻楷書。 銘文兩側為右旋雙鳳逐飛圖案,其中一鳳拖長尾,又似雌雄相對,雙鳳體態(tài)雖同,但頸部及尾部各有變化。 雙鳳身上的鱗片及尾部羽毛上的花翎皆刻畫清晰細膩, 雙鳳之間以陽線勾勒白云紋補白。

          四、結語

          金代崛起于北宋晚期,1115 年建國,前后歷經10帝120 年,鼎盛時期曾一度統(tǒng)治大半個中國,與南宋長期對峙,轄區(qū)內銅礦資源緊缺,再加上統(tǒng)治階級為防民眾反叛,實行嚴厲的“銅禁”政策。當時,各處手工業(yè)作坊必須經過官府專門部門批準簽押后才能使用銅。銅鏡一般由官府鑄造,并在鏡背邊緣刻上鑄造地點和衙署名稱,即使是民間原有的銅鏡,一般也須官府檢驗刻字方可使用。最完備的刻字包括鑄鏡的時間;檢驗該銅鏡的路、府、州、縣等名稱,鑄鏡官府名稱、官銜、姓氏; 標明銅鏡重量;末尾有花押。像銅鏡上的“鏡子局造、 監(jiān)造錄事任、提控運司高及畫押”,可謂是當時“銅禁” 政策的真實記錄,更是金、宋軍事對峙的縮影。

          元代銅鏡不同于金代銅鏡,式樣不多,部分還有宋鏡六分法的特點,鏡鈕多呈半圓形,比宋金時期的要大,銘文以簡單為主,特別是紀年銅鏡銘文多分布在鏡鈕四周,像青州博物館藏的至大元年雙龍紋銅鏡、 山東博物館藏的至元四年銅鏡就是如此。

          明代銅鏡,可分為宮廷內府制造和民間鑄造兩類,宮廷內府鑄造的銅鏡,銅質精細,質量較高; 民間鑄造的銅鏡,胎質粗厚,形制也簡樸 , 有時還 附有匠人的姓氏名稱等。明初,朱元璋分封皇十子朱檀為魯王。朱檀 15 歲就藩兗州,在封地內,朱檀耽于文、游于藝,終日唯雅好清玩,結交文士游玩享樂,還服食丹藥,追求長生之術,致使中毒身亡,死后葬于鄒城市與曲阜市交界的九龍山南麓, 被稱為“魯荒王”,其墓在 1970 1971 年被發(fā)掘,明洪武六年云龍紋銅鏡就是其墓出土的一件文物精品。朱檀有妃三人,第三位為戈氏,據出土的《魯王妃壙志》記載:“妃戈氏,以良家子入侍親藩。 洪武二十三年(1390)封為魯荒王妃,子一人肇輝, 嗣封魯王。正統(tǒng)五年 (1440) 冬十月以疾薨,享年七十二?!备晔纤篮笤嵊隰敾耐跄怪鱾取8赍乖缒瓯槐I,好多珍貴的隨葬器物多流失,后追回了部分所丟文物。上面的明洪武七年的雙鳳蓮花鈕銅鏡,就是 1976 年出土于鄒城市中心店鎮(zhèn)尚寨村北魯王朱檀戈妃墓,由鄒城博物館收藏的。202012期《山東地區(qū)館藏金元明紀年銅鏡》

        版權與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fā)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fā)現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更多
        乱人伦人妻无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在线视频,日韩精品无码自拍第15页,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列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