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9/5 20:37:22 來源:美術報
馬琬 暮云詩意圖 上海博物館藏
“臥游”一詞自從被南朝宗炳提出后,向來為文人雅士所推崇,并且逐漸演變成賞畫尤其是欣賞山水畫的觀看之道: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天地任逍遙的美好,從而進入隱逸文化所倡導的“臥游暢神”的境界。到了元代,由于尖銳的民族、階級和社會矛盾,漢族文人大多具有強烈的隱士情懷,表現在繪畫上,就是以筆寫心,遺貌求神,將山水畫當成真實風景的替代,變政治上的“失意”困窘為精神上的“詩意”棲息。在這段繪畫史中,馬琬以獨特的內心感悟和精妙的筆墨技巧創作了《暮云詩意圖》,在自然之真和藝術之美中營造出了另辟蹊徑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審美空間。
馬琬,生卒年不詳(活動于?—1378?),字文璧,號灌園人、魯鈍生。秦淮(今江蘇南京)人。元末隱居,明洪武三年(1370)任撫州知府。工于詩、長于書、善于畫,時稱詩書畫“三絕”。他常與楊維楨、倪瓚、貝瓊、黃公望、王蒙等人宴游雅集,獲益良多。馬琬擅山水,遠師董源、巨然、米芾,近學黃公望、王蒙,其畫作結構簡逸而嚴謹,筆墨清潤而濃郁,格調渾穆而明秀,意境深幽而曠闊,頗有時譽,“三吳人以重價購之”(貝瓊)。他的傳世作品有《春山清霽圖》《雪岡渡關圖》《春水樓船圖》《夏山欲雨圖》《暮云詩意圖》《喬岫幽居圖》《松壑觀泉圖》等等。
《暮云詩意圖》,絹本設色,縱96.5厘米,橫56.3厘米,現藏于上海博物館。此畫在水墨皴染的基調上,兼施淡淡的青綠,附加薄薄的赭石提勒,描繪了雨后新霽、千山凝碧、暮色蒼茫、詩意盎然的景致。畫面近景陂陀起伏、平岡延綿,其上林木深秀,一片蔥郁。畫面右下方溪流屈曲回環,匯聚成潭,氣韻靈動。臨水有亭,以簡潔的線條勾勒而出,其赭石色的亭頂成為近景中的畫眼。畫面中景崗陵深處山谷蓊蓊郁郁,煙嵐縈繞,畫家描繪房舍數間,有“可居”之意。右邊隔溪以板橋相接,典雅古樸。中景幾處林木或枯或榮、或濃或淡,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與近景的林木遙相呼應,意境悠遠。畫面遠景層巒逶迤, 危峰矗立,以偉峻的氣勢俯視著左右的陂陀。偏向左側的主峰墨色凝重,用披麻皴反復皴擦,筆法老練而柔韌。山頂礬頭和山腳卵石的畫法簡潔明快,頗有董源筆意。遠山和樹叢則充分吸取了米芾米家山水的技法,用濃墨、淡墨、積墨、淡彩,或淡抹輕染,或縱橫點染,山巒陂陀施以青綠,山巔陽面敷以赭石,樹葉染以花青,生動地表現了雨霽暮色下微妙的光影色澤變化。
縱觀《暮云詩意圖》,全圖以高峙的山峰和碩大的石崗為主體,巧妙地和潺湲的溪流、跳蕩的清潭、蔥郁的林木、繚繞的煙嵐、蒼茫的暮靄以及彼此呼應的茅亭房舍板橋融合在一起,既有峰巒的神姿、云水的靈氣,也有暮色的詩意,整個畫面因此而充溢著雍容博大的視覺張力、古意雅致的美學特質、靜謐幽深的人文氣息和超然塵外的隱逸之風,塑造出了“過雨白云肥,丹崖蘚作衣。磴回徑茂樹,景晏閣輕霏”(畫軸左上方僧人如阜題詩)的綺麗意境。作品更多的是對自然本質的領悟和主體意識的表達,即寄情于山水,愿與深山野水為友,并將自己的感情融于暮云煙嵐,在登山臨水中,在棲居臥游中,去擷取內心期盼的那份詩意。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