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9/22 20:34:34 來源:美術報
元 黃公望(傳) 夏山圖
131.7×55.6cm
絹本 水墨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現在,我們跟隨黃公望的腳步,到他的畫里看看。
最近處,兩組喬木生長在溪灘上,它們品種不同,姿態各異,黃公望在《寫山水訣》中說:“樹要四面俱有干與枝,蓋取其圓潤?!睒渲σ凶笥覚M出,也要有前后出枝。在平面中畫樹,左右出枝易,前后出枝難,這就需要不斷的觀察與練習。本畫中,枝干確是向著不同的方向伸展的?!皹湟妊鱿∶芟嚅g,有葉樹枝軟,后皆有仰枝?!比缢f,樹葉有用淡墨暈化似霧的,有用濃墨“提亮”如鷗鷺停集的,有用圓形勾出闊葉的,也有只剩下空空枯枝向天空枉然劃著。還有一株以蟹爪畫法繪出的耷拉枯木,位置、角度、姿態與黃公望另一作品《九珠峰翠圖》中的枯樹十分相像……透露著它們處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里,生死相依,也生生不息。
蜿蜒的溪谷,展現著曲態美。全畫整體用淡墨,淡墨一般會用薄了,使得畫面寡淡無味。黃公望的高超之處在于,淡墨也分出了層次,所以畫中氣息是透、是潤,延展出無限縱深。畫中亦沒有大斧劈皴那種“鬼斧神工”的劇烈感,溪石盡管也有棱角,但都被包裹在圓的線質里,仿佛是被沉靜悠遠的水流長久打磨而成。如此,連同溪谷之上供我們仰望的山峰,也有著圓潤、清淡、雅馴的神色。
視線往上抬升,視野越來越開闊,物象逐漸分出明確的層次,原本水潤的淡墨,墨色更淡了下去,前景溪谷醒目,而高山漸漸隱于霧靄。在黃公望筆下,淡墨罩染山體,源自五代董源的“披麻皴”線條自上拉下直順暢通。山體“植被覆蓋率”似乎不高,但山體任何一個局部都有豐富的明暗關系,淡皴山石,輔以點苔,疏密得當,尤其是一簇簇樹木的畫法細膩豐富,使得山體生動朗潤。甚至山體的陡然直下,也因這種生動朗潤也不讓人覺得劇烈了。同時,以橫向筆法點就的亭亭枝葉,也減緩了這種“劇烈”。山脊線只繪出一部分,很快從右上方延展到了畫外,供你想象整條山脈的豐富生態。
視線往山腳下的深處去,幾家村舍微如芥子,半隱半露,墨色漫漶在有無之間,透露出作者的隱逸心境。黃公望說:“李成畫坡腳須要數層,取其濕厚。米元章論李光丞(即李成)有后代,兒孫昌盛,果出為官者最多。畫亦有風水存焉?!币馑际?,坡腳為山之根基,所以要滋潤而豐厚,才能撐得住山巒的體量感。公望身為道士,多年賣卦占卜為生,認為畫中存有風水之學,用好了能垂蔭后人。而畫中村舍所在,田疇沃野,煙水漫漶,垂柳滋長,這也是作者繪出的應許之地嗎?引人遐思。而我們或許亦可以通過全幅太極圖般的構圖形式,體會其中蘊含的陰陽之道。
村舍之后,仿佛有個大型湖泊鋪展到無限深處,沒有畫出水灣,只以漸變色模糊著湖水與霧靄、山巒、沃野的分界?!吧剿形ㄋ谧铍y畫。遠水無灣,遠人無目?!保ā秾懮剿E》)他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
向更遠處望去,淡淡青綠罩染著山崗,若隱若現,宛如仙境。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