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6/2 15:40:23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中國箋紙雖小,卻蘊含著關于中國文化藝術的大學問。張楠以數年之功寫成的這本《紙短情長:中國箋紙里的藝術故事》,的確做到了“以小見大”“一葉知秋”。在具體問題的探索中,她更是“采一煉十”“一往而深”。作研究,對一個學者來說最重要的有時不是有用,而是有趣。張楠階段性完成的這項研究不僅有趣,還調動了她的所有熱情并覓到了屬于自己的真課題。
張楠是繪畫及美術史出身,又在北京畫院做了多年的典藏、研究、出版工作,負責過美術館的公共教育,還策劃過展覽,故而她具有對研究的嚴肅態度,以及對讀者、觀眾的一份關愛。因此,讀她的這本書,我的總體感受是語言平實,深入淺出,而且有情有義。文中配以的插圖選擇精準,蕩開一筆的所謂逸事也溫潤暖人。古代不說,近現代從魯迅、鄭振鐸,到齊白石、陳師曾、張大千、溥心畬、羅振玉、姚茫父、陳半丁、王夢白、傅抱石、王雪濤等藝術家,這些閃亮的名字皆圍坐于花箋之畔,美妙得很!
在一個網絡的時代,信箋意味著什么?這讓我想起前幾年研究過明代文震亨撰寫的《長物志》。這本書涉及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塌、器具等多個方面。它不僅是一部關于物的使用指南,更在香茗書卷中再現了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被稱為晚明中國文人生活的百科全書。大多數學者認為“長”在這里讀zhng,“長物”是指“多余的東西”。但此“長物”之于“文震亨”們或許就是生命中的必需之物。
在《長物志》中,文震亨表面好像在細數一樹一花、一書一畫,實則在討論那些古雅之趣。在“格物”的邏輯下,探求更多物與人、物與社會、物與歷史的關系,他試圖表明物其自身的能量,甚至是“物”之于世事人心的反作用力。晚明時期,商業發達進而階層開始模糊,那些被作者標識為“古”“雅”“韻”的物,逐漸成為江南文人的標志,進而被模仿甚至流行。
文震亨寫這部書還有一點,就是怕忘記。到了近現代,齊白石依然會不舍晝夜為詩友畫箋,魯迅、鄭振鐸所出的《北平箋譜》會一版再版,洛陽紙貴,可見對于中國的文化人這并非真的“長物”。箋紙里有星空,花箋上含情愫。這紙上的背景音樂,不喧賓不奪主,自有韻味且意趣綿長。
哪怕在今天,真實世界中的真實情感更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張楠曾經在北京雨兒胡同齊白石舊居紀念館策劃的箋紙展覽,還是北京畫院在美術館公共教育活動中,讓孩子們畫信箋并在母親節時給媽媽寫的一封信,都在唱和本書的名字“紙短情長”。的確,花箋之美不會落幕,此中真味自有未來。
(作者為北京畫院院長)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