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6/9 14:41:26 來源:中藝網
贛劇《牡丹亭·游園》走進高校,在學生間掀起“蹭課潮”;潮汕英歌舞亮相古鎮(zhèn),吸引游客紛紛駐足“打卡”;剪紙、京劇搭配炫目特效,讓中式美學接連“破圈”……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如約而至,非遺已遠離昔日“高冷”的形象,帶著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走入公共空間、走入社交媒體、走入“尋常百姓家”。
從冷門變熱門,非遺“出圈”之路有跡可循。2021年8月,《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xù)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傳承力度,已成為諸多文化機構、非遺傳承人的共識。
如何建立與公眾之間的連接?如何讓古老非遺重煥生機?各地文化機構積極創(chuàng)新、各顯神通,非遺傳承人拓寬視野、提升素養(yǎng),共同探索非遺更為有趣的“打開方式”。
“非遺+文創(chuàng)”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昆戲人物造型系列產品、多功能極簡皮影書架、“徽班進京”系列文具……自故宮帶起博物館文創(chuàng)的熱潮,非遺文創(chuàng)以日益多彩的形象,逐漸融入人們的衣食住行,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詩意日?!?,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讓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正是推動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生動映照。
“非遺+數字化”讓非遺“潮”起來。用3D掃描建模面塑作品、用人工智能打造數字皮影、將水印版畫“藏”進手機……近年來,數字化技術助力非遺跨越時空的限制,以便捷的互動方式,更加生動呈現非遺魅力。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讓公眾直觀地感觸到非遺的文化內涵,而且能夠運用數字化方式對非遺產品、項目加以保護,實現非遺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展現非遺的生命力。
“非遺+旅游”讓非遺煥新出彩、生生不息。去泉州蟳埔村體驗簪花,在江蘇南京感悟秦淮燈彩的國潮韻味,到江西景德鎮(zhèn)學習手工制瓷技藝……“非遺游”活動精彩紛呈,已成為很多人近幾年旅游出行的首選。多地積極拓展非遺旅游新空間和新場景,以旅游之窗展現非遺的活態(tài)傳承,增加了大眾對非遺的認知、認可和情感共鳴,讓“鮮有問津”的古老技藝擁有更多煙火氣。
“非遺+新媒介”讓非遺傳承有“新”意。非遺傳承人在直播間大展身手,收獲了無數喝彩、點贊;利用新媒介特效,古老技藝頻頻打破“次元壁”;在短視頻平臺,網友熱情分享著自己的非遺體驗……這些充滿新意的活態(tài)傳承,為非遺傳播普及開辟了新路徑,讓非遺“活化石”煥發(fā)新活力。古老的非遺正在和新的時代連接共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在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參與中迸發(fā)。
如果說,非遺的魅力源于悠久歷史,非遺的生命力則在于傳承創(chuàng)新。如何進一步激活非遺“一池春水”,怎樣更好地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期待從業(yè)者開啟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讓非遺持續(xù)綻放新光彩。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431號 |